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钢铁业迎来增速放缓期
  • 点击数:579     发布时间:2008-11-26 14:59:32
  • 分享到:
关键词:
    经过此前几年的蓬勃发展,中国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然而,中国的钢铁工业目前正面临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国内外市场的钢铁需求双双下降。曾经以每年高达60%的速度增长的中国钢铁出口目前也已出现了下降。 

    中国家用电器和机械设备出口增速的下降减少了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而中国房价的大幅下降又导致建筑活动萎缩,同样抑制了钢铁的市场需求。

  中国钢铁工业目前正在遭受至少是十年来最为剧烈而深重的行业低迷。中国10月份的钢产量下降了17%。一些业内管理人士认为,以往的那些红火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南京钢铁集团(Nanjing Iron & Steel Group)的董事长杨思明说,我们认为钢铁工业赚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

  由于中国钢铁工业最近几年增长得如此迅速,其现在的生产规模已经是上一次全行业低迷时的5倍,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中国钢铁工业的这轮产业低迷在中国各地和全世界都能感受到。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大型矿业公司因中国对铁矿石和其他炼钢用原材料的需求骤降而遭受打击,而煤炭开采商也因炼钢用煤迅速增长的势头出现了逆转而受到冲击。由于其重要产品的价格和发货量不断下降,必和必拓目前正专注于保持其财务状况的稳定,该公司周二放弃了对力拓的竞购。

  不断减少的钢铁需求也促使亚洲其他国家的钢铁生产商纷纷减产、降价,它们对必和必拓放弃收购力拓之举都表示了欢迎。

  钢产量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商新日本制铁(Nippon Steel Corp.)宣布,在截至明年3月底的下半财政年度,其减产量将从原来计划的100万吨增加至200万吨以上,而且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减产的可能。

  该公司总裁宗冈正二(Shoji Muneoka)说,日本钢铁联合会(Japan Iron and Steel Federation)一直坚信,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将妨碍钢铁原材料市场的正常竞争,所以对于必和必拓在接到欧盟委员会反对这一收购的信件后放弃了这一交易之举,我们表示欢迎。

  产品内销比例最高达75%的台湾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eel Corp.)称,它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下调内销钢材的价格。该削价举措将于周三公布,这将是中国钢铁在近三年时间内连续11个季度上调钢材价格后的首次降价。

  该公司董事长张家祝说,必和必拓决定放弃收购力拓对钢铁行业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将确保铁矿石等原材料能有一个更具竞争氛围的定价环境。

  中国钢铁还预计,它2008年的钢产量最多将比上年的1,019万吨下降10%,该公司还计划将其一座炼钢高炉的停产检修期提前到明年第一季度,此举实际上可起到将该公司这一季度的钢产量再减少25%的作用。

  在印度,自7月份以来钢铁价格已下降了约三分之一,目前的价格仅相当于年初时的一半。

  本月早些时候,包括国有企业Steel Authority of India在内的印度钢铁企业都将产品价格下调了15%至20%,分析师们觉得新一轮削价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与此同时,印度的钢铁进口速度也有下降,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的进口量只及前月的三分之一。分析师们说,由于中国的钢铁价格在过去数月中也大幅下降,现在进口钢材仍比印度国产钢材便宜约5%至10%。

  受钢铁行业此轮低迷的影响,负责煤、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运送业务的港口、铁路和货运公司的生意也冷清了许多。衡量全球散货运输成本的Baltic Dry指数目前已较今年6月份时的水平下降了90%以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预计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

  钢铁工业的下滑可能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近年来中国一直专注于需消耗大量能源的重工业的发展。虽然钢铁生产的扩张对中国成长为一个工业巨人起了推动作用,但这一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煤炭、石油消耗量的飙升以及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也负有很大责任。钢铁工业缩减规模可能有助于中国改善环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缓解世界的资源紧张状况。

  Rhodium Group分析师豪瑟(Trevor Houser)称,如果中国的钢产量增长率能下降到10%以下,并且钢铁行业能出现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整合,那么到2012年时中国将节省煤炭用量10亿吨以上,仅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法国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