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或许还会继续变长
据华锐内部员工说,无奈的“停工放假”,既离不开行业的困局,也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脱不了干系。在他们的眼中,代理总裁尉文渊一上台,就强硬地挥舞着大棒,变相地让他们离开。
名单继续加长
从11月15日到12月18日,已经有471名员工被列入了华锐风电的“停工放假”名单中,这比最初曝出的350人,增加了一百多人。
“停工放假”到底有没有触及法律风险呢?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赵洪升律师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取‘停工放假’的方式不合理,至于孕妇更应该得到保护,‘停工放假’这一做法依据的是《北京市工资支付办法》第二十七条,这一规定与2008年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相违背,涉及到劳动时间和报酬等重大事项必须要经过职代会,与工会协商,停工放假也侵害员工的再就业权(不解除劳动合同,社保关系不终止,员工无法找工作)。”
质量部的徐朗(化名)提醒记者关注一下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太低,让一些厂商等钻空子。”
依据《关于调整北京市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6.7元、每月不低于1160元,提高到每小时不低于7.2元、每月不低于1260元。”
对于复工时间,华锐风电没有给出承诺。华锐风电的这些员工或许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假期。
“‘停工放假’的名单应该还会变长。”刘明(化名)说,“我现在经常和记者聊,感觉有些累了,但是也很无奈。”
内忧外患
记者共约访了四位来自不同部门的华锐风电员工,除市场部员工表示“工作紧张,不方便接受采访”外,其他人都对华锐风电表现出“又爱又恨”的纠结。
随着产业政策的缩紧,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省区市严格执行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不得擅自核准计划外风电项目,华锐的高额库存已经超过80亿元,资金链岌岌可危。
据华锐风电内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管理层介绍,华锐风电已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11月21日华锐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为缓解现金流压力,保证其正常经营周转和业务发展需求,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9.3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华锐生产单一产品的危险太大,在其最鼎盛的2010年,就应该进行多元化发展。”刘明说,华锐每年的大小专利可以达到上千项,但是,真正应用到生产中的却很少,应该加强科研与技术投入,并且促进专利应用。”
湘潭电机股份风电部部长潘文威同意刘明的观点。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华锐风电没有核心的技术。关键技术都是买来的,只是企业员工多些,企业规模大些,整体实力并不能算是风电行业的‘龙头老大’。”
潘文威还提出一点,“华锐选的是带齿轮箱的双馈发电机型,故障率很高,配件更换的成本也很高。这也影响了华锐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