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物联网:健康养老的守护神
  • 作者:中国信息产业网
  • 点击数:534     发布时间:2013-02-03 08:30:29
  • 分享到: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二者在预防保健和健康监护领域形成了交汇,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通信运营企业如何抓住新市场带来的机遇呢?
关键词: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二者在预防保健和健康监护领域形成了交汇,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通信运营企业如何抓住新市场带来的机遇呢?

                        

物联网技术将成为健康养护的必备手段

    我国自2000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19亿,占总人口的8.9%,已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水平(7.5%)。专家预测,至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8%,至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30%。我国人口健康状况堪忧:目前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达7亿~8亿,占总人口的70%。《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慢性病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1500万例,我国现有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者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高血压患者2亿。卫生部报告指出,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老龄化与慢性病导致国家及个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巨大且逐年递增。

    如何解决老龄化及慢性病养护与医疗资源紧缺的矛盾?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在疾病预防中每投入一元可节省治疗成本约八元,预防保健和健康监护将是未来发展重点。而充分依靠物联网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多、快、好、省的良策,因为物联网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真是通过日常的检测、监护以及针对性的预防,让我们防患于未然。

    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又称家庭医师或家庭医生,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在全科医生严重不足的当下,物联网技术是中国政府全科医生医改的必备手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既可让老人及慢性病人居家得以实时监护,又可以减少全科医生登门拜访旅途所费时间与次数,还能减轻全科医生检测记录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根据检测出现的情况,提升应急服务的实时效果。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应用,也是政府部门考核全科医生最真实的依据来源。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搭建了基于物联网的远程保健社区公众健康管理系统,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整体实施方案的功能结构见上图。

    方案整体结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处理层和应用层四层。感知层利用各类医疗检测设备采集老人、慢性病人的实时数据,通过网络层传递到后台,经过数据计算、分析后达到管理和应用的目的。网络层是通过中国联通高速的WCDMA 3G网络,利用APN专用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平台处理层采用云技术,完成对前端设备采集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以图表形式形成日常监控的健康报告。应用层将平台处理层取得的处理结果按需向特定人群进行展示:中老年病人可及时收到检测结果的短信反馈;诊疗机构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可以根据采集的老人、慢性病人数据掌握所服务人群的身体状况,及时作出诊断;诊断结果可由病人及家属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软件及时了解;医护人员还可通过呼叫中心不定期向病人及家属通报诊断结果,并提出养护方案建议。需要治疗的,全科医生直接上门服务;需要转诊的,可以按照相关流程直接向更高级别医疗机构挂号;情况紧急的,则可直接代呼120急救。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