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技日报
科技管理他山之石
美国坐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领域主导者的宝座上,曾有半个多世纪未遭动摇。但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领域已然呈现全世界三足鼎立的格局,美、亚、欧竞争力势均力敌,且同是身处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亦无法从中幸免。2011年,美国财政预算大幅削减,多项投入只能“量入为出”,不过,美联邦政府却竭力使科技创新投入保持了基本稳定。
在2012年里,美国仍然经历着财政吃紧、就业不景气的岁月。即便在这种形势下,其依然坚持贯彻了国家创新政策,保持着对创新基础要素的投入,为促进经济复苏和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
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解决短期就业和长期美国竞争力问题是未来政府工作的要点。奥巴马政府发布《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美国创新的举措是5个行动计划——无线网络计划、专利审批改革计划、教育改革计划、清洁能源计划和创业美国计划。
这可看作是当时美国政府对其工作的补充和深化,涵盖了呈金字塔形递进的3个关键层面:首先是夯实创新基础,包括提高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质量,强化基础研究中的领导地位,实施“国家无线网络计划”等;其次是培育有利创新的市场环境,包括以税收优惠激活企业创新,进行专利制度改革,保护实现竞争并完善历法评估等;最后则是在清洁能源、生物纳米、空间技术、医疗健康等几个关键领域进行突破。
这项战略计划在2012年得到贯彻,研发预算中加强了对创新基础要素的投资,人才培养计划、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美国无疑清醒地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能长久占据科技领域领头羊的位置,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雄厚的基础研究的支撑。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尽管在诸多问题上针锋相对,但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从无异议。也正因如此,美国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近年持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在高层次领军人才中,最近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占了50%;而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人数连续10年增长,确保了未来科研的庞大生力军;论文、专利授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均可圈可点。
保持重点领域竞争优势
如果说推动创新是美国科技工作的主线,那么这一点的具体体现,就在美国关键科技领域的战略行动和发展上——譬如能源技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通信以及纳米技术等等。
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到2011年,美国政府通过的经济刺激法案已支持了上千个项目,向智能电网项目投资40亿美元、先进电池技术20亿美元,另有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生物燃料技术、清洁煤技术等多项投入。
而在核电领域,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让美国民众对发展核电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但美国政府重申了发展核电的战略。2012年初,美核能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南方核电提出的两座反应堆联合建设及运营许可申请,这是自1978年以来,该委员会核准颁发的首张联合建设及运营许可,标志着停滞30几年的核电建设重新启动。
在生物医药方面,巩固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转化医学,并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研究,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首个艾滋病预防性药物和家用艾滋病唾液检验试剂。奥巴马政府还发布了《国际生物经济蓝图》来阐释未来推动生物经济的战略目标。
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进展,被看作是一种“国家科学精神”的代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历年表现都非常之活跃。尽管其财政方面已不如往年宽裕,且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的载人飞船事业一度搁浅,不得不购买俄罗斯飞船的“付费太空行”,但目前美国私营航天业异军突起,一家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能在NASA的技术支援下自行发射运载火箭并使飞船往返于地球和国际空间站之间。该信号标志着私营企业开始渗入到以往都是国家行为的太空领域中,其也使得NASA有余力向更深远的目标——小行星和火星进军。
美国非常重视信息通信领域,2011年出台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首次让网络空间成为国家外交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作为全世界在纳米技术领域投入最多的国家,美国常年保持着这一财政投入数字的稳定,并逐渐将研发重点从技术研究向应用开发转变;美国政府认为制造业对长远经济竞争和创新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发布后,美国把该领域创新作为预算重点,推动诸如3D打印等数项技术,并致力于将新技术转化为产品。
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美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是为国家的战略服务的,推行其科学标准与实践,从而影响国际标准的建立,兼之获取新的智力、资金、材料和其他科研资源。
美国在总体科研实力上仍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其并不妄自尊大,相反,美国很善于大力整合国际科技资源,吸引海外人才,且对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一直采取着积极主导、不断强化的态度:与其他国家签订了45个伞状科技合作协定;依靠自身的科技实力、围绕重大项目发起了全球对地观测(GEO)项目;以国际空间站为平台探索深空载人航天的可能性;美国还作为成员之一发起了ITER计划,由其负责提供设备硬件部分。
对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上升,美国异常关注。随着近几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攀升,政府尽管大力维持,研发投入多少还是会受到影响。这使得美国越来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甚至通过特别计划予以强化,譬如科学特使计划、全球科技创新计划、加强合作研究伙伴计划等。
“老牌”科技强国美国,正在竭力维持住它的优势。美国政府在勒紧裤腰带的岁月也不愿减少科技投入,且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成各类科技资源,促进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对国际合作大力扶持,这一切,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行进得十分不易。然而,美国政府深刻理解并始终奉行的一点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必须超越其他国家,才能真正赢得未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