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我国启动了金卡工程,拉开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序幕,使得我国在新一轮的竞争与发展中能与发达国家同步。金卡工程20年的实践和探索,见证了我国信息化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中,金卡工程始终注意与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相结合、与改善民生惠及广大百姓的重点应用相结合。不仅促进了银行卡、智能IC卡、物联网的RFID技术在各行业各地方的广泛应用,自主创建了中国的智能卡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而且提高了人民的信息化意识,促进了政府与行业管理的模式及工作方式的转变。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一大批新兴产业如物联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做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金卡工程助跑中国信息化
历经20年的艰辛与辉煌,今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可以说,金卡工程的实施在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信息化的意识,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信息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金卡工程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智能卡应用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信息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目前我国智能IC卡发卡总量已达到90亿张。特别是随着电信智能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劳动社会保障卡,各种公用事业收费卡和智能交通卡、医疗卫生卡等行业性IC卡应用及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IC卡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与相互融合,这种功能上的相互融合又反过促使了智能卡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各行业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实施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方便百姓生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小卡片蕴藏大市场
在金卡工程的积极推动下,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3650亿,RFID市场规模达到了236.6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1.7%。中国RFID产业链各环节如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封装设备、读写机具、软件及中间件、系统集成服务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RFID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三。
2012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达到了3.4亿张,各类市民卡、交通卡、银行卡等智能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的普及,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许多的城市正在加快推进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可以说,金卡工程始终引领我国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并成效卓著。一张小小的卡片之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
金卡应用为物联网奠基
来自于国家金卡工程建设的务实推动,奠定了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重要应用基础。金卡工程应用试点涉及到了农业领域的生猪、肉牛的饲养及食品加工实时动态的可追溯的管理;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矿工的安全监护;工业生产的托盘管理;药品及烟酒的动态可追溯监管;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等、远洋运输集装箱等;工业钢瓶等危险品的跟踪管理,军用物资供给、军械及电子商票的动态管理等。
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蓬勃发展,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显著增强,同时引发了诸如3D打印制造、智能机器人、能源互联网等新的技术创新经验。深刻的触发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业态的创新,并正在推动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健康养老等新型的服务形态日益丰富,经济和社会进步正在开辟了新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