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传统装备注重与数码融合 印刷产业迈向高端
  • 点击数:1056     发布时间:2013-08-02 11:09:00
  • 分享到:
关键词:

   来源:中国工业报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印刷市场始终不景气,但从刚刚结束的ChinaPrint2013年第八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品看,印刷装备制造企业都在向绿色、高效、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包装印刷等方面转型,彰显了在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大环境下,创新、升级、融合、发展在印刷行业的重要性。表明了印刷产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在以行业洗牌为契机,以创新为推手剑指高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秘书长陆长安日前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印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印刷装备更注重与数码融合

  在本次展会上,国内外知名胶印机厂商悉数参展。如海德堡速霸SX102八色翻转胶印机首次国内亮相;罗兰700六色+上光、高宝利必达五色+上光、小森G40、三菱钻石3000,1.7万/小时、利优比760E可完成单/双面印刷的切换,还有冠华筱原、北人、上海光华、高斯、昌癉、潍坊华光精工等,悉数登场。

   陆长安告诉记者,本次参展产品体现了高端、高速、多色、智能化、数字化,更注重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功能;注重胶印技术与数码技术的融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国产机水平大幅提升,上海通过收购美国高斯,冠华通过收购筱原,中国品牌的胶印机达到顶极水平,引起国内外观众的高度关注。

  数码印刷备受青睐。从展会上看,静电技术风头超过喷墨,与胶印质量差距在缩小,惠普展馆面积达3500平方米,柯达、佳能、奥西、富士施乐、柯美、理光等尽数参展。

   方正推出的P系列调整宽幅数字喷墨印刷机,能轻松实现高产能、低成本、印量灵活等,天津长荣、浙江通德、潍坊东航也开发出喷墨数字印刷机,从数码技术上分析,喷墨技术因速度快、成本低,有广阔发展前景。

  班尼·兰达推出的纳米数码印刷机由于技术原因,这次虽然只展出一种概念,但该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亲自对其产品进行了介绍,他认为,由于目前在工业化印刷加工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胶印技术有印刷质量、印刷速度、印刷幅面、承印材料范围、单张成本这五方面优势,因此这五个优势也就成为数码印刷进入工业化印刷加工行列必须要迈过的门槛,而兰达的纳米印刷技术则可能成为跨越门槛的新技术。与我们熟悉的喷墨印刷技术相比,兰达的纳米印刷技术是将纳米墨水先喷到转印带上成像,然后再把图像转印到承印业务上,纳米印刷技术的目标市场是批量不超过10000印的印刷活件。班尼·兰达这种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表是2014年印刷质量达到或接近胶印水平,下一届德鲁巴2016印刷展正式展出。

   意大利新基杜展出的组合式轮转胶印机施潘德(Xpannd)代表高档标签及包装印刷的最新发展趋势。它组合了当今最主要、最先进的印刷方式和后加工工序,即:胶印、柔印、丝印、数字印刷及后加工工序,例如:冷转移、热烫金、覆膜、压痕、凹凸、分切、横切、质量检测等组合。

  在印后设备上,博斯特、马天尼、MBO等彩壳机,天津长荣、深圳精密达、德阳利通、温州板块、联强集团等民族品牌的印后设备,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的眼球。

  除此之外,我国是耗材生产大国,PS版及CTP版生产及出口均占48%左右。随着全球进入环保时代,柯达、爱克发、富士、乐凯、新图、康尔达,推出了树脂版,免冲洗,免化学起泡,无废排版,低成本,解决了柔版印刷完全靠进口的问题,提高了耐印率。

  胶印将继续担当生力军

  陆长安认为,世界印刷生产总量是稳定的,2000~2011年全球印刷业生产总量4100亿欧元左右,到2015年发达国家印刷整体市场胶印所占比重将较2010年有所下降,由66%降至61%;新兴经济体国家由71%降至66%,但胶印仍是绝对的主力,而亚太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印刷市场。就中国印刷市场而言,中国印刷生产总量,特别是商务印刷及包装印刷将增长迅速,但中国印刷业所处市场环境在发生变化,成本上升,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未来胶印机发展方向,涉及设备个体方面包括标准化的操作和多样性的配置、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涉及设备群体方面的则包括利用网络技术将所有业务管理和生产整合到一个工作流程之中。

   陆长安指出,按需印刷成为必然趋势之一。

  从数码馆观众爆满不难看出,很多印厂去看数码,主要是考虑有无合适企业转型升级的产品。出版社参观数码馆的目的是考虑自己办厂,节省印制成本这对传统印厂造成多大的威胁。

   事实上,数码技术已经成功在印厂得到应用。凤凰集团通过云技术实现在异地办厂,通过网上接单后,其中订单的JDF文件转发给ERP生产系统,然后选用不同生产路线:胶印、数码进行印刷。这种智慧工厂的印刷模式颠覆了传统印厂现有经营模式,实现了零库存,与用户零距离,版本零担忧,异地印刷零差异。

   谈到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陆长安表示,由于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能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上涨,知识产权成本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切等因素,使企业面临很大的成本上升压力,而实现印刷作业流程自动化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轻成本上升的有效途径。

  此外,陆长安还总结了几个行业发展趋势:包装和标签印刷将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印刷成为主战场,他指出,今后获“绿”认证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市场中获得大蛋糕,本次展会上,有企业把产品的节能、降耗数值量化;印刷业开始由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他认为,传统企业不应仅仅停留在产品印刷加工方面,而应与客户拉近距离,在市场上树立增值服务新形象,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方案和服务方面,而不是在产品销售上;印刷互动功能进一步明显,无论期刊、杂志、报纸、商业印刷还是包装,互动有很多方式,同时与数字通讯无缝链接的产品也不在少数,印刷企业已意识到数字化印刷带来的威胁,而采用互动形式会扩大印品价值,如为一款印刷版的宣传册增加平版电脑和智能手机软件连接功能,从而增加视频、录音等内容,可扩大营业额;培训教育和数字化成必然,陆长安告诉记者,所有印刷人都在关心正在发展的技术,这就意味着有机会向印刷领域各环节人士销售相关“产品”以获利,因许多印刷企业对这些技术都知之甚少,这就为印刷行业培训教育专业同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功能材料印刷值得关注,功能材料印刷是新兴的印刷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处于早期市场发展阶段,但在德国有很多的印刷厂商已经开始应用这种技术,如有些标签印刷商已接触RFID印刷方式,同时他们已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其中,推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新型应用型印刷技术将成为一种普遍的技术,我们将不得不适应这种新技术。目前罗兰、小森、海德堡已开始在3D打印、智能包装、RFID等领域开始尝试,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更多领域。国内企业,如长荣、陕印、中科纳新等企业已开始起步。

  陆长安最后说,面对未来印刷产业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国内的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真的应该冷静思考,今后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记者 崔玉平)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