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2月24日
北京技术交易中心参加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本报记者 刘艳报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以及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技术经纪人作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3万余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但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仅占20%,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后却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要保持竞争力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却又缺少获取最新科技成果的有效徐径。如何减少供需双方“擦肩而过”的几率?就需要建设和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近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支遍布各地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这些技术经纪人分布在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中,为促进技术商品流通和技术市场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北京、上海、江苏、安徽、云南、山东等地均制定了地方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并已陆续开展培训工作,各地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
市场对技术经纪人求贤若渴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技术经纪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轨。不过,虽然我国技术经纪人已发展多年,但专业人才仍十分匮乏,取得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的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较低;还有一部分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在间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专业从事科技评估、法律咨询、审计、仲裁、风险投资等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很少。技术经纪人不仅在数量上占比较低,在专业技能上也亟待提高,缺少既懂技术又懂法律,兼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从1996年就开始培训技术经纪人,一方面要求技术经纪人必须持证上岗,另一方面要求专门从事技术中介的机构至少要有3位技术经纪人。近年来,北京市每年都有数百人经过培训和考核获得技术经纪人资格,目前已达到1400多人,大大活跃了北京技术市场。
2005年,上海市发布《科技创新登山行动纲要》,提出“发挥技术经纪人的中介作用,满足技术转移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从培养技术经纪人队伍入手,积极推进上海技术经纪业的发展,并把执业技术经纪人列入上海市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的经纪人队伍建设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13年上海市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620.87亿元,但目前整个上海市仅有1000多人取得了技术经纪人的执业资格,技术交易市场庞大的需求使高水平的技术经纪人到了奇货可居的程度。
安徽省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起步较晚,虽然2004年在《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中提到了技术经纪人的概念,但目前仅芜湖、蚌埠两市开展了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其数量也仅仅只有几十个人。
“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的技术经纪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具有执业资格的技术经纪人数量非常有限。技术市场主体之一的中介方——技术经纪人的严重缺位,使技术商品的流向缺乏调控和引导力,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信息不畅通的‘瓶颈’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技术市场对技术经纪人求贤若渴,技术经纪人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职业。
搭建技术供需双方的桥梁
“缺少金融资本和技术经纪人的参与,一项技术成果很难顺利实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技术市场需要汇集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育技术经纪人,将搭建起技术供需双方的桥梁,减少技术供需双方“擦肩而过”的几率。
中小企业在浙江企业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对市场、产品有敏锐眼光,但缺少技术积淀,对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缺乏鉴别能力,而技术又是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因此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于是,一些科研院所凭借对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的鉴别能力,兼做科技中介与技术经纪人的工作。
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德清中科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记者了解到,该研究所正在为浙江科达磁电有限公司定制磁环上下料自动化设备。德清中科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德清设立中试基地,就是为了就近了解当地企业的需求,依靠中科院的科研实力定制企业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当企业发现网上技术市场上有所需要的技术但又拿不准时,就会来找我们咨询。”该负责人表示,一般这样的咨询都是免费的。通过这样的咨询,德清中科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据悉,目前浙江正在加快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研究出台了《培育技术市场和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五年计划(2013-2017年)》和《浙江省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评价暂行办法》,提出开展培育技术市场、培育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助推技术成果与相关服务贸易、专利与技术成果拍卖、联合执法保障5项专项行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力争2017年重点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达到1200家左右,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经纪人达到5000名左右。
“今后一段时间,浙江省科技厅还将从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入手,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对技术中介服务的要求出发,大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协同创新的服务链,同时还将创新技术中介服务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技术信息交互的速度,扩大技术信息交互范围,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产学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3年6月,集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信息咨询、金融服务以及国际技术转移5项功能于一体的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成立。据了解,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将加速技术转移、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组建一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运作,同时精通法律、商务、金融的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架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将科技成果畅通高效地转化成生产力。目前该中心已组建了一支10余人规模的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同时还将面向全社会招聘高素质综合人才,力争在一年左右时间里将这支专业化队伍规模扩展至30人。
“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将主要通过从技术到市场、从企业到技术两种途径开展成果转化。一方面,专业技术经纪人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在研技术进行甄别,经过市场评估等环节明确其应用前景,随后申请专利并与市场相结合;另一方面,技术经纪人可深入企业,通过问题集成帮助企业提出具体的技术需求,进而寻找技术支持。”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了扩大该中心服务的辐射范围,目前天津大学已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武清区、东丽区以及山东济宁、湖南长沙、浙江温州等地设立了多个技术转移分中心。其中,即将竣工的武清分中心将成为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最大的分中心。“依托于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的武清分中心建成后,来自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建工学院、精仪学院的200人规模的科研队伍和价值近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将同步进驻。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高端技术发源地,还将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为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