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危机中如何把握机遇,彰显价值?
  • 点击数:942     发布时间:2009-07-09 14:10:10
  • 分享到:
关键词:

    在春光明媚的4月,似乎与自然季节同步,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正开始流露出缕缕暖意。3月以来,中国实体经济的领先指标出现多个“第一次”:发电量、房地产与汽车销售量、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制造业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均呈现第一次反弹。中国统计局长马建堂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表明中国政府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揽子政策已经显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认为,中国政府推出救市措施已有成效,相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可达到7%~8%。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撰文指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无论是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是权威人士的发言,似乎都预示着中国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中国如果就此乐观,似乎为时过早。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尽管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已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但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中国制造业整体仍处在困境之中。中国经济究竟能否一支独秀,谁也不敢打包票。即使中国经济能够一支独秀,也不能轻易乐观,因为那时候全球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将更激烈。所以,中国经济可用四个字概括:乍暖还寒。因此,还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还必须镇定、沉着,继续积聚力量,继续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领袖企业推动中国”的高峰论坛上,论坛嘉宾为大家展示了为应对金融危机他们将要或已经采取的各种对策,并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论坛嘉宾: 

    菲尼克斯中国区总经理总经理顾建党(左二)

    大陆希望集团总裁陈斌(左三)

    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中国区总经理吴盛波(右二)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自动化系统部副总经理徐一滨(左一)

    研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春盛(右三)

    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小林(右一)

    如何看待经济危机

    中国是结构性危机,结构性的危机不改变,那么危机仍然存在

    陈斌:中国是结构性危机,即使没有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中国的结构性危机也会出现问题,只是由于次贷危机的引发,导致时间提前并且雪上加霜。尽管各方面经济数据显示危机已经转暖了,但是我仍然担忧如果结构性的危机不改变,那么危机仍然存在。

    保持一种低调的乐观,将危机转化为一种机遇

    徐一滨:经济危机对于自动化产业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实体经济,但虽然是经济危机,却可以将危机转化为一种机遇。这需要很多的准备,要求企业本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对产品、技术、组织、流程、甚至于创新能力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金融危机确实是给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但是如果作好充分准备,也可能借此机会扩大市场占有率,当经济恢复的时候,公司也会加速运行,我们要保持一种低调的乐观。

    危机让我们更清醒,没有永远成功的模式,只有不断的创新和超越

    顾建党:赞同陈总的观点,即使没有外部的危机,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危机,在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有在座的优秀企业每一天都在思考明天是不是有困难、业务模式是否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不是能够推动支撑公司的未来发展,危机让我们更清醒一点,没有永远成功的模式,只有不断的创新和超越。

    把危机当成过程,承受他,接受他,认真的对待他

    何春盛:经济危机事实存在。但春夏秋冬四季循环 ,所有的状况都不是永久的,是一个过程,包括现在遭遇的金融危机,也不会一直存在。景气不景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把危机当成过程,承受他,接受他,认真的对待他。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危机未必不好,利用危机可以检思我们的竞争力,企业面临逆势的时候是否能够生存,在顺势的时候每家企业都是保持高速的增长,逆势可以让我们更多反思我们企业自身。

    危机蕴含着“危”和“机”两层含义

    吴胜波:危机,蕴含着两个含义,危险和机会 ,企业发展好的时候会掩盖很多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遇到一定风险的时候,产量下降的时候,企业可以借此挖掘自己内部管理的缺陷,提高竞争实力,将危险转化为一种机会。抓住这个时机,为下一个高峰的冲刺提前做好准备。

    危机现实存在,相信中国,中国有能力度过这个难关

    尚小林:危机现实存在,作为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感受明显,东气去年经受了大地震考验,后期遭遇危机冲击,造成用电量下降,发电设备产出调整。但对东气也是机遇,几年前开设新能源领域,核电、太阳能、风电都有涉及,尤其是风电占东气产值的半壁江山,相信东气抓好新能源板块,像温总理所说相信中国有能力度过这个难关,相信东气也会和其他企业一起战胜危机。

    企业如何度过危机

    随时调整计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陈斌:困难确实是存在,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是开拓市场,就目前的情况修订我们企业的计划,扩大市场。目前经济是否真的回升还不确定,假如寒潮回潮如何解决?假如低迷持续如何解决?必须随时调整计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寒冬战略的核心是对中国市场可持续性发展的信心

    顾建党:菲尼克斯于2008年10月正式发布公司的寒冬战略,其核心是基于菲尼克斯集团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团队的战略性的倾斜,分三个层面,第一,对严峻的形势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危机。第二,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向未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第三,有坚定的行动。寒冬战略的核心是对中国市场可持续性发展的信心,只有真正深耕中国,坚持对中国市场,中国客户持续承诺的公司才是一个让人们真正信任的公司,所以第一,菲尼克斯迅速在北京成立我们的地区中心;第二,成立亚太物流中心;第三,在中国正式成立菲尼克斯中国投资公司。对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客户明确表明,菲尼克斯是真正扎根中国,无论经济形势好坏与否,都愿意跟中国的产业共同发展。菲尼克斯相信在寒冬的时候持续的投入,未来肯定会有真正的回报,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菲尼克斯才在经济寒冬的时候逆势加大投资。

    坚持跟客户零距离的理念,坚持预期目标,不会轻言放弃

    徐一滨:大家都在宏观的市场里生存,很难有一家企业独善其身,我们也面对了同样的压力,但是我们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我们坚持了跟客户零距离的理念,并没有因为市场的经济形势不好,而放慢或有所收缩。西门子目前在中国保持有60几家的办事处和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便于更清楚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产生变化。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在09年的盈利预期没有任何调整,并且在努力地朝这个目标前进,不会轻言放弃。

    积极进行全球资源整合,转变策略,调整营销模式,不景气不能变成一种借口

    何春盛:研华还是保有一颗平常心,经济的循环是很自然的,当前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促成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供需平衡后,经济自然起飞。研华采取了四大策略:第一,资源转动,将资源从冷点转到热点。中国投入了四万亿在基础建设,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第二,策略转折,从销售产品的心态调整为关注产业的心态,更接近的服务客户,成就客户,想方法如何帮助客户成功。第三,调整营销模式,研华推行了direct marketing 直效行销模式,通过网络的技术,通过 call center,实现不出门行销。第四,不景气的时侯,安定人心非常重要,研华相信没有不景气,只有不争气,不希望不景气变成一种借口。

    要把精力放在“机”,寻在机会在哪里

    吴胜波:霍尼韦尔要求团队不要盯着“危”,要把精力放在“机”,寻在机会在哪里。经济危机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转折点,转折点充满了机遇,机遇在两个地方。第一,客户普遍性的想法,就是压缩成本,但并不意味着不再花钱,如果企业花一块钱能减低5块钱的成本,那企业肯定是很愿意花这个钱的,关键是否有这样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并且实实在在的做到,不是炒作。从这一点来讲,要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找到怎么样帮助他解决成本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发展。成为他们的伙伴,而不是简单的供应商的关系,达到互赢,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第二,在中国进行生产和运营离不开国家宏观的大环境,国家的四万亿的振兴计划,十大产业的振兴计划,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在很多方面有非常多的投资,企业在这种时候一定要紧密的跟随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同时要密切聆听用户的需求。

    新能源战略与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使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益

    尚小林:经济危机对电力行业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国家在2005年《中国新能源法》颁布了之后,新能源发展非常迅速。控制公司紧跟风电发展的趋势,从05年开始以自主创新和对外合作的方式,经过4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风电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到2008年,几大系统都已经过验收,并开始批量生产,今年的生产规模将达800台套,预计2011年达到2000台套的生产规模,应该说正因为这个新能源战略与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使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益匪浅。

    艰难时刻话“信心”

    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各方面给了我们持续发展的信心

    徐一滨:谈到我们企业的信心,首先还是来自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一季度的GDP增长是6.1%,尤其投资方面增长28%,消费保持在15%,虽然出口仍然在下滑,但是可以看出这个环比来说正在下降,我们对长期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前景还是乐观的,这给予我们极大的信心,其次,一个企业的信心来自很多方面,西门子从产品、技术、流程、组织架构包括我们的持续创新的能力,给了我们自己持续发展的信心。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才能够支撑一个公司所谓的真正的信心

    顾建党:信心不是盲目的信心,只有把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整个组织的运营模式、业务模式能够有机的调整到面向未来的经济发展或者市场竞争的发展轨道上去,这样信心才能支撑企业在这样的一个寒冬面前有一个新的飞跃,否则这样的信心一定会是海市蜃楼。另外一个根本的就是信心一定要有后续的科学的面向未来行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才能够支撑一个公司所谓的真正的信心。

    当太阳从西方下沉的时候,他的东方正等待着旭日冉冉升起

    陈斌:信心,我想用世界大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来表达,他说:“当太阳从西方下沉的时候,他的东方正等待着旭日冉冉升起。”

    艰苦的时间总会过去的,只有坚毅不拔的企业才能够永续的生存

    何春盛:我也延续用一句话来跟大家共勉,一句我喜欢的英文:“艰苦的时间总会过去的,不会长久的,但是只有坚毅不拔的人,或坚毅不拔的企业才能够永续的生存。”我跟大家共勉,相信不景气只是暂时的,把他当成一个过程,承受他、接受他、面对他。我们希望大家 一起来度过这个难关。

    信心是建立在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基础上

    吴胜波:信心是建立在我们对国家的信心的基础上,建立在以陈总,尚总为代表的民族企业的信心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提升自我,帮助我们的客户可以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像我们刚刚开始建的这个“赢”字,是建立在国家赢、百姓赢、企业赢,同时我们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共赢。

    信心是企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尚小林:应该说信心是企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支柱,东气去年在那么大的灾难面前,能够在那么多职工住板房的前提下,那么多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战胜地震灾害,快速恢复生产,实现2008年产值超过2007,关键的是除了党和国家政府以及我们各个兄弟企业社会各界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我们东气人不怕牺牲,坚信胜利的信心。

    由于人们对这场危机的思考和研究刚刚起步,看法和结论肯定是千差万别的,但是通过此次论坛的探讨,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企业面对危机的准备和信心。千百年来,人类曾遭遇过无数的危机和困难,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但是所有的证据都向我们显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所有的危机和挫折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坚信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迎接这样一场挑战。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