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孔祥鑫)记者25日从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为严格控制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增产业,为“高精尖”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正式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全市禁止或限制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学校、大型医院。
据介绍,该目录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北京市商务委等10个部门共同制定。目录中包括全市都要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如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燃煤发电,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同时也包括在四类功能区各自要限制的功能和产业,如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在执行全市性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要严格禁止制造业、建筑业、批发业,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学校、大型医院,严格限制酒店、写字楼、展览馆等大型公建。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目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发展。北京面临着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部分行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通过改革创新,用目录管理等手段,从源头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进行限制,对过度集中的功能进行疏解。这也是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据了解,目录管理措施分禁止性、限制性两类。禁止性是指该行业不允许新增投资项目或新设立市场主体,主要是一些明显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行业;限制性是指对一些行业做出区域限制、规模限制和产业环节、工艺及产品限制,主要考虑从本市现阶段发展实际出发,有区别地加以限制。目录管理不涉及现有存量产业,存量产业调整将按全市统一部署,从就地淘汰、转移疏解、技改升级三个方向稳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