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如何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
  • 作者:侯评梅
  • 点击数:1179     发布时间:2009-08-06 10:15:13
  • 分享到:
关键词:

    2009年7月8日上午9点,备受行业关注的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Wind Power Asia 简称WPA)正式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超过400家风电企业参展,无论是世界风电巨头还是中国风电龙头企业,都以无比宏大的气势亮相四大展馆。看来,虽是炎炎夏日,虽然正值H1N1病毒肆虐,但这似乎丝毫不能阻挡人们对风电的热情。据本刊记者了解,WPA已经成为迄今在亚洲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风电专业展览会,无论展览面积还是展商数量都已突破历史记录。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赋予了大家对风电如此巨大的热情?



    近十几年来,能源资源日趋紧张已是世界范围内不争的问题,再加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球危机重重,人们对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入,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风电、水电、核电、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这些新能源中,风电、水电、核电的核心技术已经被发达国家掌握,并早已形成产业化生产。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多项政策,许多国内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风电制造业,大多通过引进生产许可、建立合资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等方式,现在可以研发兆瓦级以上的风电机组产品,中国风电产业取得长足进步。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千瓦,连续四年增长率超过100%,总装机容量累计达到1221万千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中前期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放眼第六届亚洲风能展,记者看到,风电制造设备的展商占到大多数,自动化设备公司也成为重要参展商,大家各携利器而来,意图在中国这块巨大的风电市场分一杯羹,再为中国的风电市场加一把火。



    然而,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有序而规范的过程,而中国很多行业的发展,总绕不开急功近利,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得异常火爆和无序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其实,早就有专家撰文,他们通过冷静的思考为中国风电市场作出了精当的判断。他们认为,尽管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为风电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不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国在未来可能成为风电大国,但绝不会成为风电强国。

    在本届风能大会中国风电产业融资论坛上,国内外投资者一方面对中国急速扩张的风电规模表示了极大兴趣,而另一方面,来自官方和业内的声音也在不断提醒,中国风电装备投资已经呈现过热势头,今后十年内,我国风电制造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也将迎来买方市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信息研究部副主任陈磊先生的观点切中要害,他撰文指出,目前中国风电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二是风机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隐患。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制度,许多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盲目追求风机产量,忽视质量,致使许多风机吊装完毕后,在运行中频频出现故障,给项目业主造成额外损失。三是行业发展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产业链上下游不协调,合格的关键零部件供不应求,严重制约整机产能的释放。笔者认为这些看法点到了问题的症结。

    本届风能展上,记者还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对一些代表性企业的负责人做了随机采访,他们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近年来在中国的风电领域业绩显著,记者在倍福自动化展台访问了倍福自动化公司上海分公司风电行业经理马兴凯先生。



倍福自动化公司上海分公司风电行业经理马兴凯先生

    自动化博览:据了解,倍福公司近两年在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风电自动化业务增长迅速,请问贵公司是如何快速发展这项业务的?

    马经理:德国倍福始终以基于PC控制的自动化新技术作为公司的发展理念,所生产的工业电脑、现场总线模块、驱动产品和TwinCAT控制软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统,可为各个工控领域提供开放式自动化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倍福自动化尽管最近两三年才逐步进军中国风电行业,但由于我们在德国、欧洲其它国家以及美国、韩国、印度、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积累了非常可观的业绩和经验,我公司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受到了风电用户的青睐,2008年在中国风电自动化市场占有率约达到30%以上,发展势头非常良好。

    自动化博览:您如何看待未来的中国风电市场?

    马经理: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以及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风电市场的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风电制造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风机的整机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公司希望利用我们成熟的技术及产品和先进的控制理念为中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助力。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

    马经理:对新能源发展的强烈预期造成了风电企业的蜂拥而至,风电产业盲目投资现象明显。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大量增加,由于开发周期缩短并且迅速增产,从而有可能导致生产的设备性能不够稳定,给风电市场的长期运营带来风险。因此,风电各细分产业的标准化规范亟待出台。任何一个行业的成熟化和健康发展,标准化规范的存在都是前提,尽管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产生和制定要经历一套专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但风电行业标准化规范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了。

    展会上,记者还采访到了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唐显虎先生。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

唐显虎先生

    自动化博览:贵公司是做风电控制系统的,您认为现在风电控制的难点在哪里?

    唐部长:大家都知道,风电厂一般建在远离用户的偏远地带,而风力又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测的非规律性能源,随着新能源发电的积极推进,技术面临的挑战非常明确,旧机械配电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也已开始起步,我国数字化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终端用户各环节,是智能电网的初级阶段,这些环节的协调都需要先进的控制系统进行衔接和协调,这也最终成为风电控制的焦点。

    与此同时,记者也采访了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控制研究所风电研发中心业务拓展经理程显忠先生。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控制研究所风电研发中心业务拓展经理程显忠先生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现阶段中国风电行业存在什么重要问题,政府应如何作为?

    程经理:风电发展还是有先例可循的,要实现我国风电行业的稳健发展,少走弯路,试验风场的建设非常重要。像丹麦、美国、德国等风电发达国家,政府都要出资建设运行规范的试验风场。很多风电技术的原理大家都懂,积累经验才是至关重要的,试验风场建立后,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先期试验,然后不断改进,直到应用成熟。任何一个国家,发展风电都难以绕开试验风场的建设。

    要问记者对本届风能展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火热”,但热情不是中国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过渡的必要氛围。中国要想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必须走务实这条路,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是重视以下三点:第一,夯实基础是重中之重,要舍得下功夫做基础研究和开发,产学研应合理分工,精诚合作,实现研发上的重点突破,目前,风机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控制系统还需要进口,而这些将最终成为制约中国风电发展的瓶颈 ;第二,风电业主、制造业、政府和风能协会要尽快共同制定出风电制造业可行性的标准化方案,使生产制造有章可循;第三,要抓智能电网建设,风电并网的困难已成为风电发展的关键,尽管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中国已时不我待,应边研发边实验。只有重视并下工夫逐步解决以上几点,风电发展的局部拥堵状况才能得到纾解,风电之轮才能有望驶上健康快车道。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