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沈阳揭牌
旨在打造创新平台,形成技术合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我国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1日在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正式揭牌。相关高峰论坛同时举办。
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汇集了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机构及市场需求客户五大群体。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联盟将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突破口,通过联合攻关突破机器人共性核心技术,并将技术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变,研发机器人系列产品,不断提升中国机器人技术水平,做大做强我国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实现销量9597台,同比增长65.5%,但生产的机器人多以三、四轴的工业机器人为主,主要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国外机器人在华销量达27000台,以多关节、应用广泛的工业机器人为主。
“十二五”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认为,伴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机器人市场井喷时代已到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已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外知名机器人企业不断占据国内市场份额情况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要依托平台创新优势,共同攻克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提高多关节机器人研发能力,拉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他同时指出我国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等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最大机器人企业落户青岛
近日,青岛市政府、青岛高新区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新松北方区域总部项目进行签约。
近日,青岛市政府、青岛高新区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新松北方区域总部项目进行签约。标志着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以及新松机器人北方区域总部落户青岛。
根据协议,青岛市政府与新松机器人将共建新松—青岛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包括新松青岛中央研究院、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工程技术分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组织相关科研团队开展研发工作,培育中小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推动青岛机器人产业全面发展。
新松北方区域总部项目总投资36.23亿元,将在青岛高新区设立区域性控股集团公司,建设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新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及能源自动化成套装备,将从事高端数字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全方位满足工业、交通、国防、能源、民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以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高端装备需求。
据悉,青岛高新区大力发展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正全力打造占地千亩、中国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为此,高新区组建了高端智能制造事业部,制定实施了极具吸引力的机器人发展8项政策,成立了1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建立了机器人产品融资租赁平台及人才培训基地,获批智能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累计引进软控科捷、日本安川、宝佳、诺力达、速霸数控设备等30余个机器人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预计到2016年,青岛高新区的机器人企业将达到50家;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松机器人项目落户青岛高新区,建设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和北方区域总部,充分体现了对高新区的信任和支持。作为国内的龙头企业,该项目的签约建设将成为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引领全市机器人产业方向,提升区域技术研发水平,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拓宽下游应用领域,进而对加快青岛市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和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自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