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上是中药店的动物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总是壮阳药柜台。一堆堆干海马摆放在蝾螈眼和田鸡腿中间。根据传统中药理论,食用海马具有补肾、增强记忆力、消肿、帮助妇女生产、治疗关节炎甚至乳腺癌的功效。但海马的最重要功能是治疗阳痿。也许这是由于海马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由雄性繁衍后代的脊椎动物。也可能只是因为它们长相怪异。
过去1000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只有最富有的中国患者才能把海马作为壮阳药的配方。如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掠夺性现代捕鱼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复兴,干海马已可以普遍买到,甚至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都有按打包装的干海马出售。
中国消费者每年的干海马需求高达250吨,但在中国自己的海域,海马数量已急遽减少,现在每年只有10吨至20吨干海马源自国内,其余部分需要从越南、菲律宾、印度和非洲等地进口。由于干海马重量轻,250吨干海马就相当于每年有数亿只海马被捕杀,用于中国壮阳药的配制。这一数字是如此庞大,就连一些中国医药界的人士也已表示担忧,这种珍贵的药材很快会因为人们的捕杀而灭绝。
明显的解决办法?人工养殖海马。但迄今为止,以商业规模养殖海马的尝试基本都未取得成功。
向公认的全球经济救世主——中国消费者致敬!中国仍在增长,速度达到令人羡慕的8%,其中零售额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长。如今,中国的百万富翁的数量已超过英国,即使是在艳俗的三、四线城市,为百万富翁服务的炫丽购物中心也在拔地而起。越来越多难以在本国赢利的跨国公司,正押注于中国十几亿购物者大军将帮助它们以及全球其它国家摆脱危机。
目前零售的健康增长也不像看上去那样健康。数据中包括政府在零售店的采购,而且在北京等许多城市,通过发放代金券,为购买电脑到举办婚礼等各种支出提供资金,政府也间接提供了帮助。过去几年,中国最大的支出者一直是政府,现在更是如此:私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从1968年的60%降至去年的36%,随着政府加大资本投资,今年这一比例可能会降至20%。
实际上,在时局艰难之际,储蓄率已经居全球之首(近40%)的中国人往往会变得更为节俭。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我们大多数人会增加支出。但中国人往往会存更多钱,以弥补损失的利息。出现这种保守主义的原因是,中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必须自己负担医疗、养老以及可能失业的费用。
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很高(至少在大城市是如此),但品牌忠诚度远远低于西方国家。降价或店内优惠促销通常都会让消费者变心。唐锐涛指出,出于文化方面的原因,迎合个人品味或个人喜好的做法通常行不通。人们的购买要么是为了公开显示自己的身份或财富,就像一部外表华丽的汽车一样。要么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最近中国出现了对加钙巧克力的狂热,食用这种商品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有益健康。钻石对女性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并不是基于浪漫,而是一个男人实践承诺的财力信号。在一个如此多消费品是假冒产品的国家,信任是另一个关键问题。例如,中国妈妈会多花30%的钱购买安全的婴儿奶粉——这应有利于外国品牌。
但外国零售商和制造商不得不应对人口、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地区差异,这让它们很难制定一个单一的市场战略策略——实际上,把中国视为一个单一的国家往往是一个错误。沃尔玛中国区前负责人高兴地看到,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浙江省的人喜欢“像砂纸一样粗糙的卫生纸”,还好这种倾向没有在别的地区出现。安宏宇指出,即便是两座城市相距只有一个小时车程,情况也可能会截然不同:在南方城市深圳,超过五分之四的人口为外来民工,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说着普通话,在酒吧里喝酒。而在邻近的广州,外来人口仅略多于四分之一,更多的人年岁较大,他们喜欢看粤语电视,与家人一起到餐厅喝酒。要充分应对这种小环境,需要一支由本地供应商、昂贵的基础设施以及多层批发商和中间商组成的大军。即便如此,成功可能还是像往常一样难以抓住——上海广告主管卡尔?克劳(Carl Crow)曾感叹道:“不管你卖什么,只要应该购买你的商品的中国人会去购买,你在中国的业务应该就会很大。”克劳曾著述过一本该如何向中国人销售商品……70多年前。
过去1000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只有最富有的中国患者才能把海马作为壮阳药的配方。如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掠夺性现代捕鱼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复兴,干海马已可以普遍买到,甚至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都有按打包装的干海马出售。
中国消费者每年的干海马需求高达250吨,但在中国自己的海域,海马数量已急遽减少,现在每年只有10吨至20吨干海马源自国内,其余部分需要从越南、菲律宾、印度和非洲等地进口。由于干海马重量轻,250吨干海马就相当于每年有数亿只海马被捕杀,用于中国壮阳药的配制。这一数字是如此庞大,就连一些中国医药界的人士也已表示担忧,这种珍贵的药材很快会因为人们的捕杀而灭绝。
明显的解决办法?人工养殖海马。但迄今为止,以商业规模养殖海马的尝试基本都未取得成功。
“小气、无情、疑虑重重的购物者”
向公认的全球经济救世主——中国消费者致敬!中国仍在增长,速度达到令人羡慕的8%,其中零售额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长。如今,中国的百万富翁的数量已超过英国,即使是在艳俗的三、四线城市,为百万富翁服务的炫丽购物中心也在拔地而起。越来越多难以在本国赢利的跨国公司,正押注于中国十几亿购物者大军将帮助它们以及全球其它国家摆脱危机。
然而,要成功地向中国人推销产品,你必须了解他们——太多的跨国公司(仍)没有做到这点。尽管中国正在迅速变得富有,但绝对值仍然相对较低。根据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总支出为1.7万亿美元,而美国为12万亿美元。在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本月将公布的中国消费者最新研究中,13亿中国人口中仅有200万家庭被列为“富有”,而且计算标准相当低,为年收入3万美元以上。广大中产阶级肯定在不断壮大,总计约7000万城市家庭,但他们的年收入仍仅有5000至1万美元。他们会购买西方的洗发水、宜家(Ikea)家具和电视,但汽车或珠宝的购买并不多。
目前零售的健康增长也不像看上去那样健康。数据中包括政府在零售店的采购,而且在北京等许多城市,通过发放代金券,为购买电脑到举办婚礼等各种支出提供资金,政府也间接提供了帮助。过去几年,中国最大的支出者一直是政府,现在更是如此:私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从1968年的60%降至去年的36%,随着政府加大资本投资,今年这一比例可能会降至20%。
实际上,在时局艰难之际,储蓄率已经居全球之首(近40%)的中国人往往会变得更为节俭。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我们大多数人会增加支出。但中国人往往会存更多钱,以弥补损失的利息。出现这种保守主义的原因是,中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必须自己负担医疗、养老以及可能失业的费用。
广告公司智威汤逊(JWT)北亚主管、曾就中国消费者趋势撰文的唐锐涛(Tom Doctoroff)称,这让他们成为“小气、无情、疑虑重重的消费者”。在经济衰退时,这种行为只会变得更糟糕。麦肯锡上海办事处副董事安宏宇(Yuval Atsmon)表示:“经济低迷让人们更渴望找到最廉价的交易。”即便他们很轻松就能买一台个人电脑,他们一般也会到商店跑上6趟,而且常常会先咨询博客、在线比较网站以及——中国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人和朋友,等上6个月再做决定。山寨机(具备高端手机的所有功能,但价格更低)的销量已从2006年的1700万部飙升至去年的6200万部。
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很高(至少在大城市是如此),但品牌忠诚度远远低于西方国家。降价或店内优惠促销通常都会让消费者变心。唐锐涛指出,出于文化方面的原因,迎合个人品味或个人喜好的做法通常行不通。人们的购买要么是为了公开显示自己的身份或财富,就像一部外表华丽的汽车一样。要么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最近中国出现了对加钙巧克力的狂热,食用这种商品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有益健康。钻石对女性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并不是基于浪漫,而是一个男人实践承诺的财力信号。在一个如此多消费品是假冒产品的国家,信任是另一个关键问题。例如,中国妈妈会多花30%的钱购买安全的婴儿奶粉——这应有利于外国品牌。
但外国零售商和制造商不得不应对人口、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地区差异,这让它们很难制定一个单一的市场战略策略——实际上,把中国视为一个单一的国家往往是一个错误。沃尔玛中国区前负责人高兴地看到,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浙江省的人喜欢“像砂纸一样粗糙的卫生纸”,还好这种倾向没有在别的地区出现。安宏宇指出,即便是两座城市相距只有一个小时车程,情况也可能会截然不同:在南方城市深圳,超过五分之四的人口为外来民工,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说着普通话,在酒吧里喝酒。而在邻近的广州,外来人口仅略多于四分之一,更多的人年岁较大,他们喜欢看粤语电视,与家人一起到餐厅喝酒。要充分应对这种小环境,需要一支由本地供应商、昂贵的基础设施以及多层批发商和中间商组成的大军。即便如此,成功可能还是像往常一样难以抓住——上海广告主管卡尔?克劳(Carl Crow)曾感叹道:“不管你卖什么,只要应该购买你的商品的中国人会去购买,你在中国的业务应该就会很大。”克劳曾著述过一本该如何向中国人销售商品……7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