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苏州高新区打出“组合拳”促企业发展
  • 作者:周建越
  • 点击数:789     发布时间:2016-06-16 13:46:00
  • 分享到:
关键词:

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只有扣准市场脉搏、提供有效供给,才能实现“逆生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苏州高新区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其中,财政收入及税收收入月增幅保持在35%以上。

抢抓创新机遇促发展

近日,苏州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深存储高带宽数字示波器的产业化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该公司的新产品在带宽、采样率等关键指标上已超越同类国外高端产品。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目前已申请专利98件,其中84件为发明专利,并获得30件软件著作权。

苏州高新区一大批企业积极抢抓创新机遇,抢占市场先机。通锦精密公司研发出伺服电动缸、智能伺服压装机等新产品。“运用我们研发的新设备对零部件进行装配,可实现零部件装配精度从原来的丝级提升为微米级,同时实现对压装产品的数字化追溯,能耗可比原先传统产品降低60%。”该公司总经理程先锋表示,公司通过主动创新、主动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活力,预计今年销售订单将比往年增长40%。富强科技公司攻克视觉引导难关,开发出视觉软件、功能测试系统、流体抛光产品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3年来,该公司申报专利170项。去年该公司实现销售同比增长92.5%,利税同比增长180%。

“我们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更多精力放在供给侧上,才能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因此,勇于创新、攻占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制高点,成为许多园区企业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苏州高新区科技部门负责人表示,如今,园区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要求,积极开展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加快企业装备数字化普及应用推广,推进企业装备智能改造,扩大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培育发展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型制造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促进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平台经济、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

此外,苏州高新区以跨界融合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互联网经济水平,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智慧高新区”建设,加快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苏州高新区深化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在“创客+”、工业云、云基地等领域打造特色品牌;落实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着力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购销经营和制造服务等环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无数事实证明,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只有扣准市场脉搏,提供有效供给,才能实现‘逆生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苏州高新区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释放稳增长“乘数效应”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只有不断加大投资砝码、撬动经济发展天平,才能把“乘数效应”收入囊中。

近日,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高新区举行新工厂开业仪式。据了解,早在2002年,金德集团就成立了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总投资9990万美元;2013年又成立金德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万美元;2015年,金德集团为进军医疗行业领域,又投资成立金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专为精密医疗设备提供全面的制造服务。

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抓住“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窗口期,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改造,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引导企业围绕有效需求加大效益最大化投入,重点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等领域。

目前,苏州高新区正加快实施80个总投资1186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释放投资增长潜力,在年内将完成272亿元的投资建设。同时,突出抓好20项总投资684亿元的重点服务业项目,加快推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和传统文化消费升级。积极创新招商模式,瞄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围绕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行产业招商、科技招商、以商引商,着力引进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地区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此外,加大出口也成为园区稳增长的一大法宝。”苏州高新区发改部门负责人表示,园区积极落实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强化对外贸30强企业的跟踪服务,实施展会拓展、总部争取等市场开拓计划,全力以赴争份额、稳规模。深入推进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促进加工贸易升级,提高一般贸易、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占比,推动外贸从数量上的“大进大出”向质量上的“优进优出”转变。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苏州高新区实现进出口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一揽子降成本计划“落地”

近日,苏州高新区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营改增后,苏州高新区3.7万户纳税人将享受到政策红利,按国家公布的营改增减税规模5000亿元来测算,预计园区将为纳税人减负约10.6亿元,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另外,苏州高新区印发《苏州高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在执行现有各种减负政策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为园区企业减负近20亿元。力争通过3年努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减轻,盈利水平达到合理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苏州高新区将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包括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办税成本;继续执行高新区零收费、低收费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同时,苏州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转贷资金池,规范金融企业服务收费;深入实施《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切实精简融资中间环节,严控融资隐性成本;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对企业上市给予一定的奖励。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上,进一步合理降低企业社保成本、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地成本,支持重大物流基地、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苏州高新区还将为企业提供最优行政综合服务,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智慧审批监管平台,压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等。

“根据测算,在执行现有各种减负政策基础上,到2016年年底,园区可降低企业税费成本11亿元、融资成本2亿元、用工成本5.4亿元、用电用地物流成本及行政综合成本1.6亿元。”苏州高新区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