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北区城市设计项目公开招标,将在合肥高新区南岗科技园打造一个高端平台,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度结合。
今年年初,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安徽省首个科技部认定的国际创新园。该国际创新园主要依托大型科技园区或产业基地,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际合作基地,其功能定位是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该国际创新园位于合肥高新区内,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北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靠近大蜀山森林公园西北部,功能分区主要有产业集中区和人才交流区,目前已有大陆马牌轮胎、爱德夏、科希曼等一批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南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功能分区主要有科研培训区、企业孵化区、配套服务区等。 根据规划,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北区将初步形成“5+2+1+1”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5”即五大产业,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应急装备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2”即两大基地,分别是国际交流与教育基地、成果转移和孵化基地;“1+1”即形成1个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金融服务中心。
同时,该国际创新园依托现有产业布局情况及企业入驻意向,对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科技研发、居住、商业服务、休闲配套等功能,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市交通、公共设施、侯桥水库等关系,加速产城融合。
到2020年年底,该国际创新园的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新增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园区将致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度结合的集中区,科技金融与高端国际人才的聚合区,中德两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合作的示范区,供给侧改革的先行区。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