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行业大咖纵论VR产业发展之道
  • 点击数:823     发布时间:2018-11-17 15:30:00
  • 分享到: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融合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有望成为众多创新应用的基础平台,催生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那么,当前VR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举行。大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的行业大咖,共同探讨VR产业的发展之道。

VR正从“虚拟”走向“现实”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VR的关注度和理解力的不断提高,VR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向各行业各领域的渗透在不断地深入,市场需求、行业应用正在激活,VR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VR在工业、教育、文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说,我国VR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开发出了多种产品,同时,在娱乐、制造、医疗、商贸等领域的现场应用更加丰富;在工业领域可以参与现场指导、数据采集、透明管理等多种应用;在教育领域,提供了传统课堂无法体现的层次级经验,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医疗领域,已经在一些临床上进行辅助治疗。

“VR是开启虚拟世界的钥匙,是全新的交流方式,将开启沉浸式体验时代,创造万亿级新产业。”在华为中国区总裁、总干部部长彭中阳看来:“5G网络已进入试商业期,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比如感知消费等。同时,行业运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像购物、教育、买房等,VR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开始激发开发者的创新热情。此外,消费者的使用热情也在逐步加温,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过90%。”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沁平认为,VR可以使有关行业得到更新换代。未来3-5年内,VR在医疗、制造、航天等领域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随着IT巨头的介入和众多企业的入局,我国VR产业在制造、业务推广等各个环节将迅速发展,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VR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60亿元,同比增长164%;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900亿元,增长率超过200%。

以技术为以引领  构筑VR产业生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类新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越来越重要。当VR产业遇到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祖昆仑说:“VR不仅仅是今天看到的产品,它更是一个顶层的跨平台技术,它与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投资热点的技术都息息相关。技术间的结合,才能真正把我们想象的VR世界释放出来。”

“VR就像十字路口的摄像头,如果不跟互联网结合,那只是一个罚款工具。与互联网结合后便拥有了计算能力,就可以用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VR必须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充分结合,才能成为解决核心技术的内容。

彭中阳表示,5G的普及必将让VR解决体验的难题。更高分辨率的推出会让视频体验更上一个台阶。此外,3D打印技术等更多的新技术,会将VR带入未来更多的场景中。

“随着5G技术商用部署的逐步实现,将推动VR创新应用发展。”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认为,VR将成为5G率先成熟的应用场景,5G的特性与VR的结合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应助力VR成为5G应用的头号玩家。

“在5G和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VR产业应用将实现井喷,将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实现‘完美虚拟’。”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科研与产业处处长陈洪说表示,未来,“5G+VR”将释放更多潜力,进一步提升VR应用的交互性和沉浸感,让VR技术从传统的娱乐行业向各个垂直行业应用拓展,为VR产业应用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VR 技术与实体结合才有未来

虽然我国VR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我国VR产业仍处在发展的起步期,面临问题和挑战:一是核心技术还存在短板;二是虚拟现实内容相对匮乏;三是低端化、同质化初现端倪。

在吴胜武看来,要鼓励企业在已有的基础储备上,联合产学研的力量以及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发资源,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推广运用服务产业,支持VR在生产领域的全面应用,推动虚拟产品展示和新兴的生产方式,推动VR在健康医疗、养老关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构建研发、投资、孵化为一体的虚拟全产业链,加快产品创新和企业的规模化运行。

彭中阳认为,“内容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要素,VR内容市场目前也未满足需求,需要激发产业活力,以VR产业为龙头,带动VR产业面向全球,走向高端。”

“在数据时代,无论是VR技术还是AI、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这些技术再先进、资本再喜欢,但如果不能与制造业、服务业相结合,不能推进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向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更加普惠地方向发展,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快乐,这样的技术就变得毫无意义,不会也不可能有广阔的前景。VR 技术要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有未来。”马云表示。

江西布局VR产业 国家高新区一马当先

戈清平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8年10月29日

贵州因为大数据,惹得客商纷至沓来,让“多彩贵州名闻天下”。这一次,江西也希望凭借VR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这里风景独好”。

从近日举办的2018世界VR产业大会上获悉,江西在此次大会上共有157个协议和项目达成意向,总投资额631.5亿元。其中,合作框架协议3个、硬件项目76个、软件项目32个、应用类项目46个。

虽然“VR大会”落幕了,但属于整个江西的VR好戏才刚刚开始。据悉,目前,江西省就加快推进VR产业发展出台了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助力VR产业发展。同时要求围绕省内各市围绕相关产业,重点打造一个核心、6个硬件配套基地、6个软件服务平台。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江西省内各高新区早已严阵以待,积极厚植与VR产业关联的沃土,多措并举推进VR产业发展。

南昌高新区:

“南昌光谷”核心示范区正在形成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积极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南昌光谷”的战略部署,努力打造“南昌光谷”核心示范区,以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半导体、LED、移动智能终端等为主要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目前,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半导体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形成,中微半导体公司MOCVD设备项目打破国际垄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MOCVD设备生产基地;天津大学MEMS研究院、中科飞龙MEMS生产制造基地、晶磊科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联智集成电路模拟芯片等一批项目落户,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LED产业打造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终端应用及核心关键生产设备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产业链。

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以液态镜头、摄像模组、触摸屏、主板贴片、受话器、耳机、芯片封装和整机生产的基本产业链。国内手机ODM排名前五强齐聚,2020年将形成国内生产移动终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下一步,南昌高新区将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30平方公里百余家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引进和培育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2-3家,过50亿元的企业5-7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20家。力争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吉安高新区:

形成以数字视听为主的“强引擎”

江西省政府提到要“依托吉安市发展数字视听等硬件产品,培育壮大虚拟现实硬件配套基地”。这让吉安高新区倍感振奋。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数字视听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引擎”。

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吉安高新区已投产的电子信息企业达63家,规模以上企业35家,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增长23.9%。对于整个2018年,园区定的目标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6家,让协讯电子、博硕科技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55 亿元,立讯射频主营业务收入可达50亿元。

近年来,吉安高新区积极融入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及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已形成数字视听、智能终端、光源电子三大细分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加快吉安高新区发展的最强“引擎”。

为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吉安高新区已搭建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平台4个,在建服务平台1个,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452亩,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为企业快速入住和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博硕科技博士后工作站),7个省级创新平台,2个市级创新平台。

下一步,吉安高新区将通过财政借款、贴息、信用担保、财园信贷通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通过建立招工指标任务制,开展对接座谈会、宣传推介和专场招聘会活动,加强与职技院校用工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对引进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

赣州高新区:

为VR产业提供新材料支持

作为一家以稀土和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为主要产业的赣州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VR硬件设备是VR产业发展最主要的设备,其中新材料则是为这些VR设备提供更新换代的基础。对此,目前,赣州高新区正扶持培育诚正稀土、红金稀土、世瑞集团、谱赛科、全标科技等重点龙头企业。钨、稀土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已占该市稀土和钨总产值的比重约72%。

未来,赣州高新区将加大稀土和钨等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促使产业聚集,规划建设高效电机产业基地,打造“领军方阵”。着力推进技术改造力度,提升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推进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打造“新兴方阵”。积极推广“互联网+产业”模式,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工业互联网等共同发展。

抚州高新区:

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服务

抚州高新区则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主,先后引进了曙光政务云、桌朗商务云、创世纪超算云等大数据应用企业,成为江西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

2017年,抚州高新区引进了投资45亿元的抚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及一期投资50亿元创世纪科技超算中心项目,围绕江西省“云上江西”的平台搭建,立足抚州、面向全国,以强制造、育服务为导向,着力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重点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特色芯片等领域,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服务,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小编观察

后发地区如何培育创新高地

戈清平

5年前,当贵州省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时,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偏居西南一方的贵州不仅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更无发展大数据的科技基础、平台、政策、人才……在缺失先天条件下发展高科技产业,确实有些痴人说梦。

5年之后,贵州省大数据走过了风生水起、渐成气候,落地生根的各个阶段,并通过顽强的毅力、神奇的创造力,让“数谷之心”深入人心。“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句话是对这些年贵州省发展大数据的最大肯定和褒奖。

贵州发展大数据的生动实践印证了思想决定出路、改革创造未来的不变真理。当下,江西正瞄准VR产业,举全省之力发展,前景可期。

江西省发展VR产业有决心也有信心: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表示,将举全省之力,对符合VR产业发展的项目、企业、产品提供政策支持,不仅提供业务上的便利,更提供少则30万元、最多500万元的真金白银;调动全省与之关联的产业打造VR产业链,重点打造一个核心、6个硬件配套基地、6个软件服务平台。即支持以南昌市为核心,围绕打造VR产业生态链,形成制造、内容、软件开发、分发平台等环节的产业闭环;依托吉安市、赣州市、九江市、上饶市、新余市、赣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企业,发展壮大触控显示模组、裸眼3D、高端耳机、数字视听等硬件产品,丰富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壮大虚拟现实硬件配套基地;鼓励鹰潭市、上饶市、九江市、宜春市、抚州市、赣州市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定制化等信息技术服务水平,着力构建虚拟现实软件服务平台。同时,厚植VR创新沃土,形成适宜VR发展的“气候”。

江西省发展VR产业更有底气:省内各个国家高新区早已深耕多年,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例如,南昌高新区已形成LED、触摸屏、光学镜头、光纤及移动智能终端等为主要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吉安高新区以数字视听产业为主,形成了数字视听、智能终端、LED三大细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抚州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江西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赣州高新区则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可以为VR硬件设备等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材料,满足VR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

从此次举办的2018世界VR产业大会可以看出,江西早已铆足了劲,希望为世界呈现一场VR饕餮盛宴。从结果来看,不仅赚足了眼球,还签订了100多个大单,可谓双丰收。

希望江西的VR产业能像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一样,拥有广阔的大舞台,让VR产业成为江西的一张新名片。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