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市场难尽人意 三大因素左右磷复肥产业发展
  • 点击数:1342     发布时间:2005-09-22 09:20:22
  • 分享到:
关键词:



    2004年底,业界人士预计2005年国内市场磷铵需求将继续攀升;随着磷肥产能提升,磷矿石价格将会上涨,合成氨、硫磺等价格也将继续上涨,磷铵生产成本将增加;运力依然紧张,运费继续上调,使国内磷铵资源抽紧,而需求旺盛。然而,到了年中,国内磷铵市场形势却难尽人意。一季度后,磷酸二铵明显出现滞销,价格呈下滑趋势。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介绍,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推动下,磷肥产量迅速提升。2004年,全国磷肥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17.45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磷肥产量平均递增11.3%,国产磷复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4年,云南、贵州、湖北、四川依托磷资源优势,磷肥产量达到547.0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3.8%,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7.5%,涌现出云南云天化、贵州宏福、开磷等一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肥企业。

   
据介绍,目前国内磷铵供求关系并没有达到失去平衡的程度,但市场形势却一路走疲,磷复肥行业的发展正在受三大因素左右。

    资源成为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可利用磷矿基础储量40亿吨,资源量127亿吨,单富矿仅有10亿吨,优质磷矿少且分布不平衡,绝大部分必须经选矿富集才能利用;可用于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富矿工业储量更少,而且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等省,磷矿外运受铁路运输制约严重;乱采滥挖现象严重,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利用水平有待提高。2004年,我国磷矿实物开采量4720万吨,储量消耗1.5亿吨左右。以这样的开采速度计算,再过五六年,磷矿资源将成为磷肥企业的发展瓶颈。国土资源部已将磷矿列为到2010年不能保证需求的矿种,磷肥行业将面临十分紧张的磷矿供应和价格上涨局面。

   
磷矿石紧缺,直接造成磷肥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扬。2005年上半年,磷复肥生产用磷矿石价格从去年上半年运到价240元/吨左右,涨到了400多元/吨,而且供应越来越紧张。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就因雨季磷矿储备不足而限产。

   
运输制约企业供需

   
据贵州开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屈庆麟介绍,1985~2002年间,按开磷具备的产能,每年完成220万~250万吨矿石产量只需不足10个月,近20年来每年外运矿石大部分时间只能维持在150万吨左右,长期积压30万~50万吨,企业苦不堪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部门都在尽力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磷肥及磷矿享受铁路优惠运价,但受价格和运力限制,铁路部门往往不愿优先运输效益不高的磷肥和磷矿。运输紧张,加剧了磷矿、硫铁矿(硫磺)等原材料的供求矛盾,造成有矿的企业矿运不出去,缺矿的企业“等米下锅”,出现了两难局面。

    武希彦提出,今后磷肥工业要合理布局,搞好资源优化配置,继续实行“矿肥结合”及“矿酸结合”的方针,提升产业集中度。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磷肥改造扩能要做好科学论证,根据市场、资源、运输能力量力而行,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不宜再布新点。同时,要鼓励中小型磷肥企业扬长避短,由生产基础肥料向肥料二次加工,生产专用肥转移,对竞争力弱的企业应引导其转产、改产。

    企业还一致呼吁国家严格限制磷矿石出口。目前,我国可供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高品位磷矿越来越少,但出口磷矿量却很大,2003年出口356万吨,2004年出口313万吨。大量出口磷矿(初级产品)和大量进口磷铵(高附加值产品),使国家经济和资源遭受损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建议我国像美国一样禁止出口磷矿。在实行禁止出口前,建议对出口磷矿除出口不退税外,铁路运输不实行优惠运价,并增加出口关税和资源税。

    政策因素左右大局

    目前,生产企业关注最多的则是优惠政策还能执行多长时间,能否取消化肥限价政策。

    有企业认为,单独限制肥价与其上下游产品价格均放开是不相匹配的。目前,化肥上游的煤炭等能源和原料价格,下游的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等价格都已放开,而化肥产品出厂价和所有流通环节价格仍受政府控制,而且从出厂到零售的多个环节只允许经营差率为7%,对流通环节价格限制太死,不利于化肥正常流通。

    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化肥行业仍然维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去年国家6次出台化肥限价政策,但肥价仍同比上涨了15.8%。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是很难成功的。

    还有企业认为,对农民直接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但直接补贴如果不能直接到达农民手中,仍然无法使农民得到实惠,相反还将使农民徘徊在低购买力水平,会不利于下一步发展。

    对于化肥行业目前仍在享受的免征增值税、化肥运输优惠政策,煤、天然气、电价优惠政策等,磷复肥企业认为应当延长享受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将更多的利让给农民,使农民能够买到更多更实惠的农化产品。

    专家认为,只有实行磷复肥的市场化,才能理顺价格机制,彻底解决化肥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深层次矛盾。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中国磷肥行业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网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