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停车设备生产商来说,如何突破眼前的发展瓶颈―――资金不足,尽快地将资金回收到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很多老板都为此绞尽脑汁,这其中包括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守锦。不过,在今年的中国城市智能停车国际论坛上,郭守锦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称这个方案为“地产营销”。
企业多数面临资金困境
应该说,停车设备行业的总量每年都在增长,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行业内部为争夺市场竞相压价的现状使很多厂家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垫付资金建车库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使资金回笼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滚动发展。
到目前为止,行业前10名的企业当中就已经有被淘汰出局的。曾有企业老总私下里表示,现在同行的竞争拼的是资金和耐力,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不难想象,说出此话的老总面临着怎样的压力。
今年早些时候,曾是停车设备制造商前10强的承德华一机械车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公布了其产权转让项目。该公司发布公告说,如果外方出资602万美元即可买断企业产权。
该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停车设备已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而公司产品技术含量高、品种全,市场占有率大,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去年承德华一的销售利润是120万美元,而目前这家年生产规模为5000车位的国有中型企业目前正在进行产权改革。
虽然国有企业改制在如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公司资金匮乏的现状。业内专家承认,承德华一一直是华北地区相当有实力的企业。
关于资金问题,广日公司的某高层主管也曾建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立体停车场建设可以采取BOT等方式进行。前期投资可以通过社会投入的方式,将一些立体停车场建成后,管理好这些基础设施同时获得收益,若干年后再作为公共设施由政府收回处理。
业内专家表示,前几年以低成本扩张为主要发展形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停车设备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并熟知,因此市场也渐渐打开了。自去年以来,停车设备行业已经形成了品牌竞争的格局。知名品牌设备的价格虽然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小企业产品的定价,但是还是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但是专家提醒企业,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是停车设备销售的主要市场,其份额占到50%以上。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尤其是2006年以后,北京市很多基础建设项目将陆续停工,停车设备市场出现萎缩会是情理之中的事。
“地产营销”前途何在
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曾走过一段低成本扩张的路,但是结果很不理想。如今郭守锦面对的是4000万元没有收回的外债,销售必须进行,企业要生存。究竟怎样才能有所突破呢?
擅长搞营销是郭守锦的一大特点。最典型的例子是,前些时候他在美国机场候机,钱物被偷了以后发生的故事。在等待移民局办理手续的时间里,他发现该移民局通过当地的停车设备代理商购买了泰达车库的产品。一了解,价格竟然比出厂价格高出许多,他马上与移民局商量将其购买的20个车位的价格降低了一半,结果对方当然很高兴,生意也顺利成交。虽然价格降低了一半,但是利润依然相当可观。这因祸得福的故事也因此在泰达公司广为流传,成了佳话。
但是,一个企业的销售靠这样的“奇迹”毕竟是不行的,20个车位在全年的销售总量中也依然只是个零头。
办法终于有了,与此同时,由“地产营销”方案支撑的4200万元的大连地产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了。
这个项目由政府出土地,泰达公司寻找投资商出资建设,然后政府把这个项目交给泰达公司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泰达以设备作为投资股份入股,并享有有限回收资金的权力。
郭守锦认为,这种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最起码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过去单纯卖什么吆喝什么,把东西给人家担心钱回不来,现在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利润回收的过程很长,但是没有风险。为了回收资金,泰达还可以将经营权卖出去,当作资产变卖掉。
的确,由依赖地产商变为主动和地产商合作,这样做可以减少由于地产商不懂专业而使大型立体车库缺乏管理和配套服务的弊端。同时,很多没有实力的小停车设备生产企业也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而使市场更加规范。
郭守锦强调,当然还需要有优秀的投资商合作,“我要收回我的设备资金,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地产营销”使设备供应商变成了项目的投资方,从而将单纯的设备销售转变成了一种资本运作,看起来这个方法非常不错。但是,究竟能不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吸引投资商、建设车库、再经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和时间。另外我国停车场的相关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但效果平平,而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与当地政府在停车方面的政策和优惠措施有很大关系,这些方面的改变都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业内专家认为,泰达的做法已经不是首创,之前曾有企业在北京金融街以此种经营方式圈地建了一个停车库,最后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但是,此种模式未来能不能有很好的发展还很难说。
当然郭守锦也表示,这种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将传统销售方式与“地产营销”结合起来也许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