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首个垃圾发电项目――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垃圾热电转化2号机组,日前也开始投入运行。截至10月底,两台机组累计发电2132.92万千瓦时,“消化”了石家庄市区3980吨生活垃圾。目前该公司的厂外供热管网建设已经完工,将于近日对所在地栾城窦妪工业区供热。
灵达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有2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全面达产后可年发电1.16亿千瓦时,年供热91.61万吉焦。
据该项目技术负责人董成明工程师介绍,生活垃圾运到厂区后,先后被送入垃圾仓和垃圾给料斗,经过螺旋给料输送机,最后进入焚烧炉炉膛。在焚烧过程中,采用煤作为辅助燃料,煤和垃圾的重量比为2比8。燃烧后剩下的炉渣可作为建筑材料进行综合利用。燃烧中产生的气体经过布袋除尘器以及脱硫设备处理后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了解,该项目所用生活垃圾由石家庄市城管局环卫处统一进行调配,目前由桥东区、桥西区和新华区提供。由于目前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高,生活垃圾中容易掺杂碎砖头等建筑垃圾,因此在垃圾进入螺旋给料输送机前,还需要进行人工分拣。即便如此,仍会有少量不易燃烧的垃圾进入炉膛,造成炉内气温气压不稳,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秋冬季垃圾中落叶较多,较易焚烧。而夏季瓜果皮核较多,还需要先进行烘干,否则对设备损耗较大。
目前,石家庄市日产生活垃圾2400多吨,待该项目全部达产后,每日能处理大约1/3。据悉,若一期工程进展顺利,该公司以后还将进行二期扩建,届时将更加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序堆积问题,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体积减少70%-90%)、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能部分补充河北南网的电力缺口。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