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大幅调高核电发展目标,作为“最干净、最方便、最安全、成本最低”的电力资源,在资源严重透支的今天其优势将日益体现。目前我国核电已建成运行11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核准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54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1.9%,与世界平均水平16%差距很大,在新修订的核电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原计划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8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是: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矛盾。
从2009-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核电增长最快的国家,从2009-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核电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核电每千瓦投资需用资金10230元(1500美元)测算,总投资额将达到8184亿元,其中核电设备占总投资的45%左右,约为368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那么摆在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将是一个近3000亿元的超级“蛋糕”。
目前国产设备的生产企业主要以三大电气集团为主,分别是东方电气[48.89 1.96%]集团、上海电气[10.25 1.79%]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我国三大电气集团目前可以制造核岛主设备中的压力容器、蒸发器等,以及常规岛主设备中的汽轮机、发电机等,有机会获得核电站设备国内采购中金额最大的订单。但中国核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个核电站有各种系统300余个,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数万台/套,而中国目前的配套生产厂家非常分散,急需整合和优化配置,这给国内核电设备制造的一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