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在酝酿明年市场的爆发力,11月的水工业制造业可谓一片沉寂,鲜见有引人注目的举措,不禁让人感觉冬天真正来临了。
但是水工业宏观的环境和背景却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从北京中水受阻到南水北调调水之忧,从淮河污染到长江污染,从汉江治污到嘉陵江有机物污染,从小三峡成重灾区到3亿人饮水不安全。无不凸现一个主题,水质堪忧。
长江所遭受的污染并不亚于黄河
目前,长江干流水质较好,支流水污染问题突出。云南省螳螂川、贵州省清水河、安徽省滁河、四川省沱江釜溪河等支流污染严重。今年3、5月间,沱江两次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使沿岸100万人饮水中断达1个月。“从整条江所承受的污染总量来看,长江所遭受的污染并不亚于黄河,在有的方面还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陆健健评价说。
据介绍,长江流域环境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生态环境破坏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权威统计称,去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总计为163.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72.5亿吨,生活污水91.4亿吨。
嘉陵江水比长江水“毒”4倍
按照我国2001年与联合国签署的关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标准,对各水厂水源(取水口的水)丰、平、枯三期的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结果嘉陵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达到60多种,而长江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种类只有50多种。同时,由于长江水的流速较嘉陵江水大得多,稀释得快,长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也较嘉陵江低很多。
在对两江水进行遗传毒性效应分析之后,专家们得出结论,嘉陵江水的毒性几乎是长江水的5倍,也就是说,嘉陵江水比长江水“毒”4倍。
我国1.9亿人饮有害水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8日表示,据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初步摸底调查显示,我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解决了2.7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目前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我国用水量已接近可用水量上限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9000亿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目前估算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即用水量已经接近可利用水量的上限。
与此同时,我国用水效率不高,浪费现象普遍。我国的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平均为24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到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至85%。
水质处理应为水工业发展的核心内涵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趋势,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却远不如政府的安排和人们的想象。饮水安全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也不利于水工业良性发展。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城市和工业对水的利用需求呈增长态势,而另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及水环境污染自然会导致矛盾的出现。这是水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的问题。
许保玖教授曾呼吁,水工业的发展应该融入高新技术的水质处理为核心内涵,将给水和排水作为统一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各种用水服务。他指出目前给水、排水完全分开的做法,使得排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也不利于节约用水。
事实上,水作为水工业的商品,一是以自来水的形式体现,另外就是通过污水的收集、处理、再投入使用的形式体现。
要真正实现水工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最关键是需要转变给排水业现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同时,出台相应的规章,使给排水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