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风电产业呼唤理性化思考
  • 点击数:697     发布时间:2008-03-16 20:52:05
  • 分享到:
关键词:

 

《机电商报》,本报记者 李蒙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预期。早在2006年,由于能源法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十一五”规划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原定目标被调整至800万千瓦。而一年过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十一五”计划中风电的建设目标将会提前完成。政策利好和政府对风电事业的引导以及日益紧迫的资源形势促成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马加鞭。中国的风电事业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时间段,迅疾的让很多企业始料未及,所以在建设初期,发电集团在电场招标上跑马圈地,设备公司在制造上争夺激烈,盲目上马风电项目,种种不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现在风电的发展正在呈现出理性和冲动并存的微妙格局。

理性新亮点:特许权招标改用中间价模式

    在一月中旬进行的第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中,记者获悉,前四期风电特许权招标所延续的最低价模式已经获得了重大改变,被替换成为中间价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的风电特许权是指装机容量超过10兆瓦的必须由国家公开招标,而低于5兆瓦的则可以由省内进行招标工作。采用最低价是指国家从参与招标的各发电集团中选择标价最低的公司,使其中标。而此次调整之后的中间价模式是指在所有投标价中进行平均,选择报价最接近平均值的发电集团中标。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此举说明国家对风电发展的政策正在逐渐进入理性化的状态,而这个调整将对投资风电的各发电集团产生重大意义。

    据记者了解,在采用最低价模式的前四期风电特许权招标中,中标的发电集团大多都承受了较为严峻的成本压力。第一、二期风电特许权项目实际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出现了0.382元/千瓦时(含税)的新低。毋庸置疑,在最低价竞标的模式下,风电投资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性价格竞争。但是风电特许权的招标模式对我国风电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业内专家称,正是风电特许权的招标模式使得我国风电事业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风电设备配套整条产业链的火热,对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但是,连续进行了四期的最低价风电特许权招标令众多中标的发电集团在成本亏空的状态下运行。业内人士表示:“之前上马风电项目的公司,都是在用火电和水电的盈余来补充风电的亏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业发展模式,久之则会削减发电集团的投资积极性。中间价模式的运行将为风电的招标带来新希望,业内专家称:“一个产业的茁壮成长,应该是让处于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个单元都有赢利的希望,此次的新政将会缓解风电项目上马时发电集团面临的窘境。此次在风电特许权招标中采用中间价模式,是政府对其理性思考的一次明确表态。此举将使风电价格逐渐接近实际价值。”虽然是一个好的动向,中国风电的发展依然表现出理性缺失的状态。

    发电集团投资的非理性是主要表现之一。基于对风电前景的看好,各发电集团跑马圈地的进程日益加速。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占据更多的主动,一些发电公司在上马风电项目时迫不及待,在风电场的选址和设备的采购上往往出现纰漏。记者从中国风能协会了解到,如果一个风电场选址合理,设备采购精细,后期维护费用少的话,即使是在前四期最低价的招标模式下,当风场运行了2000至2500小时后即能产生效益。但是就现在发电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赢利的企业仍为少数,可见发电公司投资风电场时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另外,参与中国风电特许权招标的都是国有的各大发电集团,民营和外资只能以捆绑的方式参与其中,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建立,从而加剧了竞标时的价格战。   

冲动式竞争:风机企业涉足叶片制造

    2006年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股份”)与日本株式会社原弘产成立合资公司——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各出资5500万元,分别占50%股权比例。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装备整机生产、研制,负责兆瓦级风机整机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轮毂、机舱的装配和整机营销、安装、调试。此后,湘电股份初步具有了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生产能力,并计划在2010年实现300套的产能。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风电强劲的发展势头体现之后,设备制造商也开始了市场的跑马圈地,一些原本不属于该行业的企业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法试图在风电大潮中分羹。购买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基本已经能够生产1.5兆瓦级的风机,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显得不够专业,尤其是风机叶片。

    近日,湘电股份宣布介入风机叶片的制造又一次在业内引发了有关整机企业制造风机部件能力的思考。业内专家表示:“风电的火热对设备制造行业起到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作为占风机制造总价约三分之一的风机叶片来说更是如此,目前市场上基本表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而业内对湘电股份进军风机叶片的举动普遍认为是风机叶片价格攀高使得配套成本加大所致。同时这个不断攀升的价格也成了湘电股份进军风机叶片的主要原因。

    但是,据记者了解,风机叶片是技术比较集中的部件之一,对企业的生产资质要求较高。业内人士认为,湘电股份生产的叶片有为自己的主机配套和推向市场两种发展路径,但是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会遇到中华惠腾等成熟叶片企业的强劲阻力,前景并不看好。湘电股份进军风机叶片只是设备制造商对风电市场冲动性投资的一个特例,但是却反映出中国风电市场缺乏规范的现状。而风电特许权招标中采用中间价模式则是中国风电行业逐步理性化的开始。为此业内专家呼吁,中国风电业内的发展不仅要在发电公司中引进理性思考,更要在风电设备企业中引入理性竞争。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