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目前中国的导航产品还停留在静态导航阶段
  • 点击数:638     发布时间:2008-05-27 07:52:50
  • 分享到:
关键词:
    动态交通信息是导航产业的核心推动要素,较欧美和日本不同,目前中国的导航产品还停留在静态导航阶段,从本质上只解决了“如何从A点到B点”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从A点到B点,怎么走更快”的问题。而据对最终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调查,后者正是用户最感兴趣的导航功能。以欧美日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正是因为动态交通信息的出现和完善,加速推动了导航产业的快速增长。

   针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GPS能否真正被消费者接受其实还受到地图、生活习惯、导航功能等多方面的制约。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道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需要地图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这一步伐。而日本、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的建设和变化方面已经非常有限,这一点,就是为什么在这些发达国家GPS在车载方面非常发达的重要原因。

   另外,自驾游也不是很普遍的生活习惯,同时自驾游一般选择的路线也通常是比较熟悉的地区,对导航的需求也不大。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有车一族也基本上是上班下班的比较熟悉的路段使用,这是制约GPS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GPS要想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长足的发展,而不是像PMP似的叫好不叫座就需要比较革命性的功能。如城市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够,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导航(结合实时路况信息导航),随时进行路线选择,帮助司机选择畅通路段(这是目前众多GPS导航产品设计企业努力的方向)。另外就是人们休假习惯的改变,远距离的自驾游如果能够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的话。GPS市场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另外GPS做为一种新兴行业,似乎都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强制推行上,当然这里有我们中国国情的限制和习惯问题。但是国情是可以改变或者说可以被引导到特定范围内的,比如接下来的春运,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人潮涌涌,车流滚滚,接着而来的是各条道路上车祸连连,交通安全部门也是加班加点,那么GPS为何不在这块的应用上下工夫?又例如可以在GPS上面加装摄像头和行驶记录仪,对长途运输的驾驶者进行实时跟踪和指挥,如果长时间疲劳驾驶或者超速违规驾驶等行为都可以被实时跟踪指挥劝导,那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情(至少对交管和驾驶员的亲朋)。我想这一块是GPS在中国可以被推广应用的实际需要,当然交通安全部门的态度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总之,GPS的市场将是越来越大,只有想不到,没有不需要的。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希望我们在GPS上的设想能尽快实现, 未来GPS移动设备可以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实现生活乐趣。例如汽车导航产品可以使人们在城市内快速到达目的地,自驾游轻松出行;而手持机可以伴随旅友在野外安全、随意的旅游。到时候天地之间任我出行,我之所想,我之所达的境界将不再是玄幻。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