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发挥思想库作用中国工程院将成立咨询研究中心
  • 作者:唐婷 李大庆
  • 点击数:839     发布时间:2008-07-15 17:20:04
  • 分享到:
关键词:

  本报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唐婷李大庆)“目前我院正在积极筹建咨询研究中心,准备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咨询服务支撑队伍,协助院士做好咨询研究工作,相信这将使工程院的‘思想库’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全体会议上指出。

  据悉,近两年来工程院先后启动咨询研究项目50项,其中有6个重大专项;完成咨询研究项目37项,其中有5个重大专项。截至2007年底,工程院尚有72个咨询研究项目在研,其中有4个重大专项。累计有1100多人次的院士和3000多人次的专家参加了工程院的咨询研究。

  在对工程院咨询研究工作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时,徐匡迪首先指出,强化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作用是工程院的重要使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是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思想库。工程院的咨询工作要从更高处着眼,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充分地发挥广大院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开展咨询研究是工程院咨询工作的基本方针。徐匡迪指出,咨询工作必须紧扣国家需要。从1999年开始,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工程院陆续组织开展了水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多项咨询研究,为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咨询研究成果,一批重要建议得到国家的采纳,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和制订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提高咨询实效上,工程院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那就是密切结合国家科技与产业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的制定、结合院地合作和院士行开展咨询工作。徐匡迪介绍,工程院承担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起草任务,同时还组织院士、专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起,对全部20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咨询评议,所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通过开展院地合作和院士行,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紧密合作,使工程院的咨询研究更有针对性,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近期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吸收了环境、轻纺、农业、林业、水利,化工、冶金、能源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院士专家参加。通过多学科的院士和专家的互相交流与融合,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共同参与,在保证咨询研究结果科学性、公正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咨询研究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徐匡迪指出,组织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和论证,是提升咨询水平、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形式。

  以院士为核心形成相对稳定的咨询研究团队,是咨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徐匡迪介绍,现在工程院有的学部、专业领域、院士周围初步形成了这样的团队,例如水资源方面的咨询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今年年初我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大地震,也反映出工程院院士及其咨询研究团队的快速反映能力和水平。但从面上来看,这样的团队还没有普遍形成。一些学部和许多院士都迫切希望建立这样一支相对稳定的咨询研究队伍,以提升研究工作的质量和保障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这个平台锻炼和提高咨询研究队伍,这正是下一步工程院要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工程院两年启动50项咨询任务

  作者:计红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24

  “咨询研究是中国工程院的两大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工程院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纽带和桥梁。多年来,中国工程院注重发挥院士的群体优势,联合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高层次专家,开展了大量咨询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回顾该院过去两年所做的工作时,特别总结了咨询工作的新进展。

  据记者了解,中国工程院两年来先后启动咨询研究项目50项,其中有6个重大专项;完成咨询研究项目37项,其中有5个重大专项。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工程院尚有72个咨询研究项目在研,其中有4个重大专项。累计有1100多人次的院士和3000多人次的专家参加了工程院的咨询研究。在工作报告中,徐匡迪简要介绍了几项重大咨询研究。

  2006年10月初,中央为准备十七大报告,交办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课题调研任务,要求中国工程院两个月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党组紧急动员,成立8个课题组,以99名院士、37名专家为核心组成了研究队伍,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调研任务,形成了《大力推进工程科技自主创新》的总报告和7个分报告,共计21万字,涉及各主要工程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集中体现了工程院院士对工程科技自主创新的真知灼见。

  今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了工程院牵头完成的重大咨询项目“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的汇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马凯及20个相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汇报会,对项目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当场部署了进一步研究论证和采纳相关建议的工作。

  此外,中国工程院还完成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认真对比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国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政策的建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赞扬中国工程院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倾注了大量精力,提供了翔实的咨询意见,并批转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过程中研究吸纳。

  据徐匡迪透露,过去两年,中国工程院还完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煤矿灾害预防和对策研究》等重要咨询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均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的课题还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听取了汇报,对实际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悉,现在还有若干重大咨询项目正在研究当中。其中,由工程院与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同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有50多名院士和500多位专家参加。研究重点集中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各主要领域和各主要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区域性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

  另外,工程院联合教育部、人事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共分12个专题,150多名院士和400多位专家参与,目前即将完成。该课题研究成果对我国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将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2月启动的“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工程院继对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多年研究之后,又对我国到2030年、2050年的能源发展战略进行的进一步研究。项目共分6个专题组及综合组,期望对国家的能源方针、能源战略、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得出有新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今年3月启动的“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是工程院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委托设立的重大咨询项目,将对三峡工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今年初南方发生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危急时刻,工程院紧急召开多次专题咨询会,针对抗震救灾中的医疗救治与防疫、救援设备、通信、灾后重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还紧急启动了“我国抗灾救灾能力建设和灾后重建的对策研究”。广大院士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应急对策和建议,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在除夕挑灯夜战,研究恢复电网、通讯、路桥的措施;有的不顾八十高龄,亲赴地震灾区一线,抢救生命,谋划重建,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