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推进,使我国必须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面临着既要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我国如何追赶世界工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全国正经历着新一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浪潮。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也在所难免的经历着这样的改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以及最大的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多年来的摸索和积累,如今中石化的信息化程度已经高于其他同行。
初春的北京,笔者走访了中石化信息部主任李德芳先生(以下简称李主任),一席长谈,中石化信息化建设之路的脉络清晰的呈现开来。有过迷茫,有过困难,有过奋进,有过成绩,这一路的辛酸与快乐在李主任坚定而明亮的眼眸中显得熠熠生辉。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中石化是一个业务链长、产品种类多、企业分布广的企业集团,这个特点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上市以后,中石化领导提出要成为一家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科技创新、财务严谨、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国际化公司,并提出“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理念,这一切,都促使中石化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中石化的信息化建设大致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以2000年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在境外上市为分界线,第一阶段基本上是各个企业自己搞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平台和标准;2000年前后围绕股份公司在境内外上市,中石化党组作出了统一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对信息化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并提出“六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始大范围的、统一的集团信息化建设。“事实证明,这样的‘六统一’原则非常受用,消除了很多信息孤岛,”李主任形象的比喻。
当然,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没有一个成功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需要付出,需要汗水,需要去克服很多困难。谈于此,李主任略有所思。“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困难首先是如何组织建设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范围很广,这时就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因为企业信息化并不是单方面的建设,特别象ERP这样的系统它涉及到财务、计划、销售、物流等各个部门,所以需要企业“一把手”亲自去促进、推动整个计划的实施。第二,技术与需求相结合。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业务需求驱动。例如,你若想搞ERP系统,那必须要有懂财务管理、懂销售管理、懂物资管理、懂投资计划的人一起参与ERP的建设。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信息部门负责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这个需求。所以基于此,中石化的信息化项目一直都是走着一条 ‘业务部门专业牵头,信息部门综合管理,IT队伍技术支持’的模式。第三,统一的问题。以前各部门、各企业只关心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这样的信息化很难达到集成、共享的目标,因此,一个公司的信息化需要整体、全局的统筹和规划,要特别强调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这样才能建成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发挥信息化的规模效应。第四,标准化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标准化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怎么才能使业务流程相对规范并形成模板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中石化实施ERP项目的过程中,由信息部来综合协调,各部门梳理各自的流程。例如财务部门梳理财务管理流程、资金管理流程,物资部门梳理物资采购流程、物资存储的流程等。之后将其配置到ERP中,形成标准化的模板。当然,也要与各地不同的政策和不同公司的管理特色相结合,但这些个性化的东西都是在受控范围之内的。另外一个是信息代码的标准化。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目前中石化已经梳理了会计科目、物料、内外部单位、固定资产等几十大类信息代码,信息代码总量达342万条,但即使这样仍需要补充完善。”
信息化的三个效应
当笔者问到信息化建设为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乃至社会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时,李主任脱口而出:“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带来了三个效应。”首先,是自动化效应。信息化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第二,是管理效应。信息化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和决策质量,使管理更加精细、规范、科学,堵塞管理漏洞。第三,是变革效应。一旦有了ERP、MES以后,企业的决策层就可以直接、快速的掌握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以便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另外,大规模实施信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变革的过程,对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一提到变革就绝不仅仅是体制、机制的变革,人的认识、理念的转变亦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李主任表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动大家共同支持推动整个信息化的项目。我们通过宣传、介绍、培训等方法让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逐渐接受了这样的改变。直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对企业领导层进行信息化的培训。”
以建设为中心转为以应用为中心
2008年,中石化大部分信息化系统都已建成,怎样能够让这些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个重点的工作。所以中石化提出由之前的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转为以信息化应用为中心。也就是“建用结合,以用为主”。不在建设上好高骛远,和国外公司比,而是力求在应用上与国际水平接轨。经过三年的努力,预计2010年,中石化在ERP的应用上将可与国际水平接轨。
积极推动国产化信息系统建设
中石化的ERP系统在股份公司都将于今年全部完成,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建设MES系统。专家认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范围、没有一个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没有一套完整的MES标准等诸多因素,都是制约MES在中国普及的因素。而加强国内制造企业自主研发与应用MES系统,即实现MES国产化的问题是当前业内专家主要提倡的。对于此,李主任也深表认同。他提到:“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石化组织石化盈科等单位联合开发了MES系统,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已经在14家炼化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计今后二、三年内在炼化企业全部推广完毕。”
李主任2001年开始从事中石化总部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工作,当笔者问起他这么多年来的感受时,他坦言:“搞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言简意赅,却掩饰不住他对信息化建设的由衷热爱!
采访的最后,李主任饶有兴致的带笔者参观了中石化新建的中石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宽敞的空间,巨大的屏幕,现代化的管理……笔者不敢相信,就在这样一个房间里,完全可以掌控中石化集团各个环节、产业链的运行情况,这就是信息化的伟大之处!看着李主任站在大屏幕前,那眼神中流露出的神情,仿佛是在憧憬着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