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硕
和利时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 黄劲松
创建于1993年的和利时,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杭州、西安、新加坡设有研发、生产及服务办公基地,在国内数十个中心城市及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目前,和利时业务由工业智能化、交通智能化、食药智能化三大板块构成,覆盖国计民生主要行业。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稳定可靠的产品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帮助用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技术,带来革命性突破
技术创新是和利时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30%,且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0%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在上海举行的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和利时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前瞻性的技术视野,发布了LXS高性能功能安全型PLC及DX50系列伺服产品,为智能制造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记者在工博会上采访到了和利时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劲松,据其介绍,近两年和利时聚焦的重点产品有:
(1)OCS工业光总线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和利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过程控制系统,它首次将工业光总线技术和软件定义I/O技术应用于流程工业控制领域,实现了工业现场信号输入/输出和传输环节的技术创新,消灭了传统的大量铜缆及其带来的线缆桥架和敷设施工,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简化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大幅缩短项目的建设时间。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石油天然气、LNG供应链、石化、精细化工、制药、新能源等行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管网、BASF、万华化学、联邦制药等头部企业均采用了此技术。
(2)MACS IC完全自主可控DCS:该系统在电子元器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层面实现所有软/硬件的全部国产化,同时,还将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技术与工业嵌入式控制技术相融合,全面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的内生安全,开创了工业信息安全的主动防御时代。MACS IC采用超大规模的系统设计,最大支持128个域,单域最大支持120万点、64个控制站,单个控制站最大支持360个I/O模块,从输入到输出的响应时间<30ms,完全满足超大型炼化项目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
(3)HiaPlant数智化转型平台:平台包含软件框架和一套标准,通过“平台+应用”的方式为每个用户快速构建个性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推进管控有机融合为出发点,为流程工业客户提供全企业全工厂工业数据集成平台,并可基于HiaPlant架构和平台以开放和可伸缩的方式发展智能管控应用,满足客户根据市场和发展需要,迭代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
(4)工业一体化融合网络安全防护方案:和利时基于工业网络安全防护和等保建设需求设计,从安全可信、主动防护理念出发,将可信计算技术与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工业控制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工控安全+安全工控”的工业一体化融合网络安全防护方案,实现贯穿工控网络各层次的立体化纵深防护,为我国工业企业筑牢工控安全防线。
用户至上,推动数智化转型
如今,我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已逐渐进入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的快速发展期。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制造业将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同时,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也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劲松谈道:“众所周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数据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智能’的转化,正在推进行业用户数智化转型升级的进程,并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利时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是围绕‘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而展开,帮助用户消除信息孤岛挖掘数据的价值,实现卓越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和利时在向用户推介数智化解决方案时,不仅提供产品,而且还能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规划的咨询服务。基于数字工厂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并充分分析用户的需求,其为用户提供智能工厂建设的顶层规划,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确保项目实施的有序开展,降低用户的试错成本和建设风险。“我们首先构建了自己的咨询能力,就像是经验丰富的医生,第一步先诊断病人的病症所在。第二步告诉病人怎么治疗、如何恢复。”黄劲松说,“其次在建设智能工厂的过程中,先要打破信息孤岛,再通过‘开放式管控一体化平台’+‘工业智能应用’的系统架构,同时要与用户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了解用户所属行业的知识与痛点问题,最终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构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生产管控、设备管理、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HSE管理的智能化,满足用户‘安、稳、长、满、优’的运营要求。这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共同创新的过程。”
随着数智化的相关技术,如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取得显著进步,并且正在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用户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强烈需求为自动化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利时必须对各个细分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黄劲松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不仅要看到用户的显性需求,更重要的是洞察用户的隐性需求,找到合适应用场景。在必须仔细考量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应用门槛和投资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行业深耕,占据市场优势
以和利时自主技术为核心构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已普遍应用于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领域的关键装备及重要工程,并在多个细分行业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在火电行业,和利时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国内第一,大型火电机组应用数量近500台;石化化工行业,和利时承接了中国石化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等多个标志性项目;在工业软件、智能工厂、食品制药等领域实现模式创新,实现了100%自主DCS项目和新一代工业自动化平台项目运行应用;核能行业,和利时研发出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商运核电站反应堆占比超50%;交通智能化领域,和利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截至目前,全路近50%的动车组使用和利时列控车载系统,近30%的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使用和利时列控地面系统,累计应用于国内76条干线铁路,运营里程逾1.50万公里。“中国的两张名片——核电和高铁都成功应用了和利时的自动化技术。”黄劲松为此颇为自豪。
黄劲松特别介绍了中国石化新星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这是我国首套2万吨级绿电制绿氢示范项目,也是目前全球已投运的最大规模的绿氢工业化应用项目,是电氢协同融合绿色炼化的典型场景,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和利时为项目提供从DCS、SIS、CCS、GDS基础控制层到ICS智能控制层,再到数字孪生、智能运营平台等全厂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光伏发电、输变电、制氢、储氢、输氢、用氢全流程工艺装置,通过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创新并成功应用了绿氢智慧控制与调度系统,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经济制氢和连续稳定供应的难题,推动中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1年前,和利时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产权的HS-DCS-1000分布式控制系统。31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专项,拥有1100+专利、800+软著,以及十项国内首创。和利时始终秉承“真诚地为用户设想”的理念,践行“智能化成就卓越”的宗旨,推动企业优化、迈向智能运营的数智化转型。“让工业充满智慧,让运营实现卓越”,这不仅是和利时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也是其对全球工业未来的美好期许。黄劲松对此信心十足,我们也期待和利时在全球工业的未来发展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4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