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一直将电力能源行业视为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持续不断地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在高端大型火力发电自动化方面,和利时提供的全厂一体化控制系统,全面替代进口,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更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先进解决方案,深受用户信赖。本期记者采访了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火电行业部副总经理胡树云,倾听和利时对于电力能源行业发展的独到解读。
在众多国产PLC品牌中,和利时似乎天生就是被聚光灯聚焦的那一个,一直被业内寄予厚望。其实,当和利时决定开始自主研发PLC的时候,正是中国PLC市场被外资垄断的时期,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国内品牌的产品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敢轻易使用。
和利时研发的技术创造了我国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套实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国第一套获得国际安全认证的安全仪表系统(SIS)、中国第一套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中国第一套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PLC)、中国第一套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国第一套国产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石化行业部技术支持工程师种法普认为,在我国工业领域中,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起点较高,近些年来,取得了更大的提高。自动化控制从最早的替代人工控制,逐渐转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更可靠等需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
和利时作为国内标杆性的自动化企业,在很多人的眼中,具有传奇的色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节点上,和利时也面临着转型与蜕变。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寻求新的突破,才能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在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毅明的眼中,智能工厂无疑是和利时的下一个突破点。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而来。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还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都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未来建立真正的智能工厂。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进入实质阶段,新的“智能产业”喷薄而出,给中国自动化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的同时,也给自动化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MACS V6系统基于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构架,方便接入多种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符合IEC61131-3标准,内部集成基于HART标准协议的AMS系统,并且方便集成SIS、PLC、MES、ERP系统等,以及众多知名厂家控制系统的驱动接口,可实现智能现场仪表设备、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之间无缝信息流传送,能方便地实现工厂智能化、管控一体化,集成多个行业先进控制算法平台,为工厂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生产、设备和安全三大目标的协调最佳化,确保工厂生命周期内的投资维护成本最小,生产的运作目标可持续。
当前, 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技术方案风险较大,项目投资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等挑战,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如何帮助用户应对挑战?和利时在打造智能控制系统时提出了两条解决思路:一是在和利时现有控制系统产品及工程方案能力基础上,开发支撑智能制造的公共技术和产品平台。
在中国自动化领域,相比DCS、变频器等产品,PLC产品的国产化发展之路显然更为艰难。至今中国PLC市场仍然还是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国产品牌已经逐步在缩短差距,而和利时PLC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不但已在小型PLC市场占据相当市场份额,更在中大型PLC市场赢得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