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率团出席第十届公众科技传播国际会议
  • 点击数:846     发布时间:2008-08-26 11:24:21
  • 分享到:
关键词:

  6月25~27日,第十届公众科技传播国际会议(PCST-10)在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及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中国科协组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以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组织(PCST Network)科学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出席了会议。

  

  《社会背景下的科技传播》新书发布仪式

  公众科技传播国际会议是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组织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会议,是目前世界上公众科技传播领域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具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科协自2002年以来,已经连续4次参加该系列会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重要成果。今年年初,会议组织方通知中国近20位投稿人员获得会议讲演资格,中国科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担起组团任务,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担任团长,团员包括中国科协职能机构的负责同志,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以及新华社、北京晚报、SciDev网络的几名专业记者。据会议组织方统计,参加PCST-10的500多名与会代表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在3天的会议期间,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舞台,向国际同行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总共有9名成员在不同的会场做了讲演。如中山大学的王进副教授介绍了与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我国农民工子女科学素质相关调查的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生陈微笑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科技传播教育的情况并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中国科技馆的李立工程师就如何在儿童中进行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做一个对未来负责的公民开展探讨。团员们的表现赢得了同行的赞许。同时,他们广泛了解国际科学普及和传播的新概念、新模式和新动态,并积极参与焦点问题的深入探讨,产生许多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程东红书记还作为会场主席主持了两场分会。

  6月26日上午8点半,《社会背景下的科技传播》举行新书发布,这是此次国际会议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为该书作了前言。程东红作为该书的主要编者之一出席了发布仪式。在仪式上,程东红表示,希望读者能够在读书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共同促进科学普及和传播事业的发展。当天下午安排的“哥本哈根挑战”给团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创新的活动形式、有关“气候变化”热点问题的传播策略的探讨,引起大家深入的思考,将有益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6月24~27日,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PCST)科学委员会还召开了两次特别会议。程东红作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科学委员会委员们继续支持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传播资料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和文献资料的集成工作。委员们对《社会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一书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是回答科学委员会如何在国际科技传播两届大会之间保持“活力”这个老问题的成功探索,是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共赢的结果。经过认真讨论和无记名投票,会议决定2012年第12届大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同意由哥伦比亚和巴西联合提出的2009年在南美举办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中期学术会议的申请。

  摘自中国科协网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