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地方都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尤其是企业比较集中的化工园区,更是将是否具有污水处理厂作为能否运行的先决条件。但是不是有了污水处理厂,就能保证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呢?回答是不一定。江苏省环保部门前不久在检查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时发现,不少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不达标。苏南某地有9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存在超标排放行为,有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高出国家标准1倍以上。
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何不达标?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检测标准比以前提高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实行了比国家标准高得多的新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限值设定在50—60毫克/升,标准由“一级B”升至“一级A”,很多污水处理厂还来不及升级改造,此外.除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世界性难题,江苏省目前正在组织技术攻关,但不少地方已开始按新标准考核了。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也应看到主观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些人对污水处理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不少地方建了污水处理厂就以为一劳永逸了,可事实上,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是万能的,可以处理所有污水。拿化工污水来说,由于生产的产品千差万别,生产工艺也各有不同,造成每一批污水中污染物的组分、浓度都会有不小的差异,处理起来自然不能一咸不变。不少污水的处理手段还彼此“相克”,如处理有机污水需要耗氧菌,但一旦混进含农药的污水,菌类就会被杀死,致使两种污水都处理不好。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各化工装置所徘污水的性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再送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不能对污水‘来者不拒”,否则必然造成自己“消化不良”,处理后的水不达标。同时,需要引导生产企业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污水。现在污水处理后一般都排入江河了,究竟合不合格,企业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如果让企业必须把这些水回收利用,恐怕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手段,比如提高工业用新鲜水的价格,让企业不得不想办法尽量少用新鲜水,多用回收利用的水,从而加大污水处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