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周一在厦门出席国际投资论坛时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既定目标发展。
王岐山表示,中国政府有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并控制通货膨胀。
王岐山称:“我们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1.9%,到今年第二季时增速放慢至10.1%。
今年中国遭受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且世界经济放缓,都可能大幅拖慢经济增长,因此中国政府已开始局部放松旨在遏制通胀的紧缩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增5%,并要求新增信贷资源向小企业、农业和农村地区倾斜。
王岐山承认中国经济经受了考验与挑战,包括外部需求放缓、能源价格高涨以及一系列自然灾害。
但他表示:“我们有信心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目标。”
商务部长陈德铭亦表达乐观看法,他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奥运会後,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陈德铭指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充分的供给,所以中国的经济将保持健康的增长。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娟指出,中国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其中包括劳工成本上升,以及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难度加大。
她指出,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创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完)
翻译:靳怡雯 发稿:朱淑珍
消费强劲使中国免受全球经济放缓之苦
路透华盛顿9月8日电---香港政府经济学家郭国全周一表示,近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後,中国经济逐渐呈现放缓趋势,但国内消费强劲将减弱全球经济萧条带来的冲击。
郭国全告诉一华盛顿智囊机构,“从宏观周期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且这种放缓是领导层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多年的经济猛涨已经引发了通货膨胀。
“中国很愿意让经济年增长率降到9%,”郭国全对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说。
他并表示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北京只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
近年来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有投资人士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现象深表担忧,认为过于突然。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年度经济增长由2007年全年的11.9%下降至10.1%,本周报出的8月经济增长情况可能进一步显露放缓迹象。
郭国全估计,由于消费能力依然处于高位,通胀後零售额年增长率达14%,出口虽然会减弱但最多对GDP的影响就是减掉2%或3%。
“国内消费及投资支出只要能保持在合理水平,就可以保护中国经济免受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放缓的冲击,”郭国全表示。
郭国全介绍称中国领导人一直努力抑制通胀,地价飞涨、股市出现泡沫经济、能源和原材料生产成本增加都是拜通胀所赐。
郭国全表示,北京正导向经济使其逐步放缓,同时强调质量重于单纯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