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都继续下降。 据统计,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7.7%,单位GDP能耗降低2.62%,同比多降1.08个百分点。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1—5月份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低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保持下降。总体上看,大多数地区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情况将好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64.9万吨,同比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46.2万吨,同比下降1.9%。据环境保护部估算,上半年两项指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分析了单位GDP能耗与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的原因。一是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除石油化工增幅提高1.6个百分点外,其他增幅均出现回落。二是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和出口趋缓。1—5月份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烧碱产量及火电发电量增幅均呈下降趋势。钢坯及粗锻件、钢材出口数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三是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稳步降低。据统计,1—5月份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35种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指标中,下降的有27项,上升的有8项,节能1273万吨标准煤。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得益于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开始进行考核,国家发改委会同监察部等部门对全国30个省级政府2007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组织省级节能主管部门对千家重点耗能企业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大部分省(区、市)也相应开展了各级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此外,全国已有北京、内蒙古、山东等14个地区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实施了独立的能评审查制度,将节能评估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环境保护部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评标准,否决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1—6月,对总投资达3194.64亿元有环境问题的80个项目的环评文件不予受理、审批或暂缓审批。 上半年,各地区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显著增强。有些地区还根据国家“以奖代补”的节能技改财政奖励办法制定了门槛更低的“以奖代补”政策;大部分省(区、市)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一批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改造等重大节能技改工程。为了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淮河、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十一五”治污规划,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发布了钢铁、化纤工业等15项国家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着力削减重点行业污染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