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经济在应对挑战中进一步提升
  • 作者:罗沙 韩洁
  • 点击数:623     发布时间:2008-10-21 00:24:45
  • 分享到:
关键词:

    2008年中国遭遇的种种困难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经济高速发展 

  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全球经济表现疲软、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10.4%的增长,继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专家指出,相对于去年11%到12%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意味着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合理增长区间。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继续实现高增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也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也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在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另一大亮点还表现在夏季粮油再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今年我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这是在农资价格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我国夏粮生产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发展更趋平衡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收缩,给我国部分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努力克服外需减弱、成本上升等困难。

    数据显示,我国贸易结构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同比下降6.2%。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良好,1至8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24.7%和21.3%。

    1至7月份,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17.5%,同比加快0.4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二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也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

  经济效益继续提升

  未来增长依旧看好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因素影响,原材料、能源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给我国工业和企业生产带来挑战。但尽管如此,今年1至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实现利润18685亿元,同比增长19.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沉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全力推进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整体发展质量有了新的提升,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收入增长好于预期。

    不过,面对成绩,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金融动荡加剧,经济明显减速;内部看,国内价格上涨压力仍很大,农业基础还很薄弱,部分工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金融领域也存在不少隐患。

    对此,温家宝总理日前在200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目前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很多。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很大。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