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减排位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青岛市被列入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节能减排方面,2007年,青岛市万元GDP能耗为0.8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94%,圆满完成下降4.5%的年度责任目标,被省政府授予节能突出贡献单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完成“十一五”削减目标的20.9%和7.44%,二氧化硫减排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化学需氧量减排幅度位居全省第九。
建设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青岛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已达98%,市区再生水日处理能力6万余立方米,再生水日利用量约1.8万立方米,每年约400万吨建设垃圾得到分类再利用,小涧西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场和太原路垃圾中转站日处理生活垃圾2600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产值约60亿元。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正在全面建设中,国家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废旧家电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已经分别启动,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之中。
12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
奥运场馆媒体中心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成为青岛市第一个投入运行的示范样板工程。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风能装机规模达到14万千瓦,有12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破解白泥治理的世界性难题
据了解,我市铬渣污染治理项目率先取得突破。率先成功将铬渣应用于烧结炼铁工序,21万吨铬渣已于2007年上半年全部处理完毕,实现了铬渣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同时,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自主研发的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已投入运行,1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年底建成。合资建设1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
另外,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岛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试点省市之一,自主研发的4条拆解线已投入运行,覆盖青岛市范围的废家电回收网络体系已建成,全省回收网络体系正在加快推进,冰箱破碎分选等生产线年底前建成。
而更让人瞩目的是,我市还破解了白泥治理的世界性难题。白泥与电厂二氧化硫双向治理,将青岛碱业产生的白泥全部用于电厂代替大量石灰、海水进行烟道气脱硫,18万吨/年白泥(干基)将全部资源化利用,在世界纯碱行业首家实现了由废物到资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