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石化重点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
  • 点击数:896     发布时间:2008-10-28 13:44:17
  • 分享到:
关键词:
技能操作人员是促进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中国石化技能操作人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技能操作队伍的技能等级结构明显优化,初、中级工的比例在降低,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逐年上升,其比例从2003年的22.4%提高到2007年的37.4%;技师队伍不断壮大,比例从2003年的2.1%提高到2007年的3.8%,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建立科学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

        为使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与培养机制充分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的要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13家单位,开展了中国石化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与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三个一”:一个中国石化高技能人才核心能力模型,一个业绩与能力并重的“N+Y”评价体系,一个由培养设计、循环培养、环境建设构成的“三元”培养模式。

        “N+Y”评价体系与“三元”培养模式,开阔了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的视野。通过确立以核心能力为评价目标、以工作业绩为评价依据的评价思路,凸显了“技师是干出来的”、“技师是岗位培养出来的”理念,突出企业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描绘出持续培养技师能力素质的“路线图”,建立了高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

        举办各种竞赛,营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许多单位已建立了竞赛制度,明确了竞赛的组织机构、奖励标准、命题依据、竞赛期限等。部分单位以装置扩能改造、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为重点,组织开展职工技术练兵比武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公司所属单位每年参加竞赛的人数多达5万人。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已有6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殊荣,先后有胜利油田、中原油田、茂名石化、江苏油田、燕山石化、江汉油田6个单位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04年,集团公司分两批组织系统内全国技术能手到韩国、日本进行交流学习;2005年,再次组织16名荣获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人才赴瑞典、芬兰观摩学习;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四批拔尖技能人才赴法国、美国等地培训观摩。从2006年开始,集团公司定期开展“高技能人才主题月”活动,隆重表彰优秀技能人才典型。

        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竞赛和激励措施,在全系统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技能操作队伍不断向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方向迈进。

        完善政策措施,强化高技能人才基础工作

        2007年,中国石化《进一步加强技能操作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操作人员的比例达到40%,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例达到5%,造就一支以重点职业(工种)首席技师为代表、高技能人才为骨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各单位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不断完善定员标准,强化岗位管理。在2004年制定涵盖油田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施工、销售等专业定员标准的基础上,近来又对定员标准进行了修订,继续突出对上岗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

        二是完善职业标准,开发技能鉴定题库与培训教材。继2003年制定并颁布25个《石油化工生产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后,2005年以来,集团公司组织编辑了137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59个工种的培训教材、油田部分主要技术工种的标准化操作视频教程。90%的技能操作人员在技能培养和考核评价方面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三是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训设施。总部和各单位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际操作训练场地、设备仪器等,增加技能训练手段,丰富培训内容。日前,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对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和区域化培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