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金融危机对中国石油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或机遇?11月7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国樑。
记者:此次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您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王国樑:对当前的形势,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其影响逐步波及实体经济,预计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不断升级,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出现“百年不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先后有12家银行倒闭。尤其是今年9月14日以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不久,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已被收购的贝尔斯登,曾创造财富神话的独立投行体系全面终结。
在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减速的打击下,年初以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股指均大幅下滑。为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救市措施。但由于投资者对救市效果及整个经济前景担忧,这些举措并没有阻止证券市场的持续走弱,金融危机逐步波及实体经济,经济衰退迹象开始显现。
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一是美国的居民储蓄率偏低,超前消费,寅吃卯粮。10年前,美国的居民储蓄占国民收入的6%,3年前占0.3%,现在是负数。这表明美国的发展已主要依靠外部借款,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二是投资银行的高管创造的价值与其薪酬所得背离。高管年薪多则几亿少则几百万美元,创造的价值被严重虚估。他们为维护其高收益,往往不择手段,虚增股票的市场价值,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引发经济危机。
三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推波助澜。衍生产品以4%的保证金就能完成100%的产品交易。这种杠杆作用超过一定比例后,将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泡沫的出现,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房利美、房地美核心资本只有832亿美元,但其债务和担保超过5.2万亿美元,杠杆比率达到60多倍。
四是中介机构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为追求高收益,中介机构往往会出具不真实的评级报告,使投资者看不清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
五是政府监管不力。美国政府放任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放松警惕与监管,导致危机出现。
记者: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启示?
王国樑: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一是西方资本市场提出的期权,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二是一股独大问题应重新认识。实践证明,一股独大公司股东作用明显,对公司的管理有较强约束;而以多元化、分散化的小股东组成的公司,其管理却容易失控。公司的经营通常由管理层操纵,股东失去作用。三是市场化的作用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存在风险和危机,任其自由发展,将导致国家经济出现严重问题。如何建立有利于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四是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受到挑战。美元的统治地位被重新认识,各国将提出更多的主张和要求来改变当前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对此,我们要审慎应对,静观其变。
记者:您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国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增速明显回落。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通胀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等突出矛盾和困难,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至9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总体稳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6%;外贸出口在持续下滑后有所回稳,出口增长2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4月份创出8.5%的新高后连续回落,9月份回落至4.6%。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至9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亿元,同比减少1070亿元,降幅逐月扩大;成本费用同比增长29.1%,高于本年营业收入增幅3.9个百分点。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上证综指从去年的6124点最低跌至1723点附近,累计跌幅超过70%。9月中旬以来,国家先后推出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启动央企增持与回购、汇金公司增持商业银行股份,以及连续两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减免利息税等多项救市政策,对稳定股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外国股市大幅下跌影响,近期国内股市仍在低位徘徊。
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国家正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在9.0%-9.5%之间,全年经济增长率在9%-10%左右,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记者:中国石油作为实体经济,毫不例外地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也就是说中国石油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王国樑: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健康,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增长,各项财务指标基本良好,但受国家财税价格政策影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现金流日趋紧张,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不利影响。
石油市场方面,全球供需基本平衡,未来需求增长将有所减弱;国际油价大幅回落,预计后市将在60美元-80美元/桶之间震荡。欧佩克预计今年全球石油市场日需求量为8645万桶,三季度日供应量为8606万桶,供需基本平衡。受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减缓影响,近期不少国际机构分别下调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量预测。欧佩克预计明年全球石油市场的日需求量为8721万桶,国际能源署预计为8770万桶。在全球经济减速导致原油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短期内甚至会出现供略大于求,过剩产量在每天40万桶左右。
在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变化及大量投机资金撤离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在7月创出147.27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后大幅下滑,跌幅超过55%。国际油价后期走向仍是扑朔迷离。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年内国际油价将在90美元/桶左右徘徊,高盛最新调整为70美元/桶。摩根大通认为有可能进一步跌至60美元-70美元/桶。
油价回落对中国石油有利有弊。随着油价的下降,集团公司特别收益金支出减少,有利于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炼油业务将进入健康水平。但如果国际油价太低,对中国石油整体是不利的。
记者:站在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的起点上,集团公司既面临空前严峻挑战,也面对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王国樑:今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其变化速度之快、波动幅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困难和风险都在加大。我们要居安思危,充分估计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准确把握集团公司面临的不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努力把好的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切忌盲目乐观。
2009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继续密切跟踪和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分析,对可能的演变趋势作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在筹划各项工作中,要尽可能把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全面一些,把应对措施安排得周密一些。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使我们的税负保持在合理水平,理顺天然气和成品油价格;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投资、控制成本。同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生产建设的资金需求。
总的来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知难而进,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国石油人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积极应对挑战,扎实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