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新闻
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要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对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担忧现在可以消停了。”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资深经济分析师达留什·科瓦尔奇克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比二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这已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增速下降。但是,与上半年相比,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增速虽然在回落,但回落幅度在收窄,有些指标增速还在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经济增速回落幅度比上季度收窄了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收窄了1.7个百分点。
尤其从9月份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加速,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实现4个月来首次回升。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扭转5月份以来环比连续下降趋势。这在接受本刊采访的经济学家们看来,企稳态势已比较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指出,虽然从经济增长数据看,自2010年二季度开始的经济下行态势仍在发展。但市场需求增速已经趋稳,受其影响,预计企业订单水平将有所恢复,去库存活动将结束,企业生产将逐步增加,经济下行过程已基本触底。预计未来将呈现稳中略升态势,全年GDP增长率有望略高于7.5%。
“虽然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担忧可以消除”,权威人士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但要从现在的企稳转向回升,需要有进一步的推力。应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机制出现的新变化,增强政策弹性和有效性。”
投资企稳有利于消费循环
“从投资来看,增长趋于稳定”。张立群具体分析认为,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户)同比增长20.1%,1~6月份提高到20.4%,1~9月份提高到20.5%,投资增长企稳态势比较明显。
具体从投资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看: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电力热力、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水利与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等),1~5月份同比增长5.6%,1~9月份同比增长10.5%,随着项目审批速度加快、对重大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加大,这部分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受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上半年较一季度增速下降6.9个百分点。1~9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增速较上半年仅下降1.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与5月份以后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好转密切关系。
1~9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尽管较上半年下降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投资增幅。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的推进,预计制造业投资将稳定在这一增长水平。
“综合看,投资增长企稳的态势可以持续”,张立群说。
高华证券宏观经济学者宋宇认为,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一轮投资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投资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拉动需求的方式来看,以往更多是通过货币的流动性来刺激,财政只是起辅助性的作用。而这一轮投资并没有大幅放开流动性的闸门,财政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从投资的领域来看,发展改革委陆续公布的审批项目主要包括:25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市政类项目,以及港口和航道项目等。
对此,美国银行经济学家陆挺分析,“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是遏制高房价、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最佳手段。”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对本刊记者表示,当前的一些投资项目与民众的消费需求关联度更强。以铁路建设为例,过去在铁路建设上的投资也不少,但更多的是货运铁路的建设,这一次则主要以客运铁路为主,高铁项目的重启即是如此。
更进一步看,一些支线机场、支线公路的建设,除了完善交通设施的本意外,也有出于拉动景区旅游消费的倾斜。有别于过去投资后形成的投资与出口循环,此轮投资能更好地带动投资与消费的循环,投资增长的背后,实有为扩大消费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