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创新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 点击数:1231     发布时间:2012-11-27 18:11:00
  • 分享到: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
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
技型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国家大学科技园承担着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功能,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
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大学科技园进入稳步成长新阶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
设的激发下,逐渐创办和发展起来的。
  
    1986年,邓小平同志发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我国开始组织实施863计划,吹响了大学科技人员
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号角。同时,我国科技园区的初期建设成效也引起了一些理工科重点大学的关注,他们开始尝试利
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大学自身得天独厚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探索一条新的产业报国之路。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首家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于1989年创立,主要从事软件和自动化技术开发应
用,虽然其占地面积只有0.62平方公里,却孕育着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美好未来。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以后,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教育、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脚步,为科技成果转化
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国内许多大学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的引导下,开始借鉴国外大学创办科技园
的成功经验,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大胆尝试,先后创办了40多家大学科技园。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特别是近
10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科学园在经历逐步规范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已步入稳步成长阶段。

    逐步规范阶段

    1999-2000年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逐步规范阶段。1999年开始,国家加快了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规范力度,紧锣
密鼓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很多必要的政策文件,我国大学科技园开始由自发发展阶段转入政府、社会与大学
联合推动、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1999年是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讨
会”,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到大学科技园,并解决了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明确了政府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态度立
场,认为这是值得肯定和大力扶持的新生事物;二是指明了其发展方向及目的;9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成立全国
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两部主管部长任主任,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科技园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12月,两部发出《关于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清华科技园等15个大学科技园作为建设试
点单位。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