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我国技术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技术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并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骨干、以中国创新驿站为组织网络的新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渠道。随着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技术市场将在新时期承载起统筹配置科技资源、加速我国研发能力转移转化、引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稳步发展,支撑了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技术交易和服务机构近2万家。其中,有技术产权交易机构近40家,提供信息、交流、展览、洽谈、技术融资等服务活动,促进技术产权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创新驿站站点32家,协同工作模式对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已逐渐显现;各级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家,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技术交易与经营活动。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带动作用明显
2008年,为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组织实施了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示范工作。通过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转移模式突出、信誉良好、行为规范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引导其在促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已确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家。
目前,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要技术转移模式包括产学研合作模式、公共服务平台模式、技术引进集成模式、军转民模式、院地合作模式及中试培育推广模式等,这些模式有力促进了技术转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地方技术转移工作蓬勃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形成梯队。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带动了区域技术转移的进一步活跃,各省市积极制定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设立技术转移专项资金,认定了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有效形成了国家、地方技术转移机构的梯队建设,为促进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为构建区域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全国已建立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珠三角技术转移联盟等各类技术转移联盟20余个,为构建区域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发挥高新区示范机构作用,带动高新区技术转移进一步活跃。充分利用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的优势,发挥高新区内示范机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带动高新区内各创新要素与高新区外、产业部门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广泛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示范机构促进专业领域技术转移成绩突出。示范机构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由提供综合性技术转移服务向提供专业化服务转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示范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驿站工作初见成效
2010年8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深圳、四川、广东共10个省市启动了中国创新服务网络(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工作。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创新驿站站点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