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技网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中国知道需要通过稳定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保证13亿人满意。”在中国连续参访了8个月后,前美国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开始对西方一些唱衰中国经济前景的论调不以为然。7月12日,他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对我来说,中国经济依然充满勃勃生机。”
一个多月后,美国《世界日报》在社论中得出更为明确的结论,“中国经济新动力的来源,是结构调整”,并认为这已经成为“共识”。
在史蒂文的文章发表的前一周,7月6日,中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会前颁布,这被视为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以此开启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此后3个多月至今,广东、上海、北京、浙江、云南、贵州、陕西、辽宁、安徽、黑龙江、海南、广西、江苏、河北、内蒙古、湖南、甘肃、江西等18个省(区、市)相继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推动深化科技改革,体现区域鲜明特色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正以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决策: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力强”;
“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距离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还剩下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加大攻坚克难的力度”;
……
这些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论断,久久回响在人们耳边。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每两年就对科技改革发展作出相关重大判断和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和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
集中全社会力量推进科技改革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精心的组织。《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各地应声而动。
围绕落实会议和《意见》精神,在对本区域科技创新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省级科技创新大会密集召开——省委书记、省长等各省主要领导悉数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一个地区并不多见的高规格会议,反映的是人们对“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