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的组织下,逾60名投资者来到中联重科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区的麓谷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互动。在互动现场,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今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的两大竞争对手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分别实现净利润58.74亿元和19.6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3.42%和30.51%。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三一重工在半年报中披露的是:2012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尚未走出欧债危机阴影,国内经济呈下行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程机械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有一点点改善,部分产品比如起重机和吊车销量下滑幅度收窄,但市场前景仍不明朗,行业仍处于复苏前的底部,并没有根本的改善,产业链收缩还需要一段时间,行业资金紧张情况没有改善,尤其是经销商销售模式的复苏会更慢一点”。被问到行业现状时,中联重科分管财务的副总裁洪晓明女士说。
高盛高华机械行业分析师陆天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投资已经在恢复,但是房地产的疲软会制约复苏的力度,去年以来铁道部系列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较大,但中长期来看投资依然在增加。在2012年汤森路透StarMine全球卖方分析师(中国大陆及 地区)评选中,陆天获“行业选股能力(汽车机械行业)”第三名。“尽管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但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仍将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宏观环境,工程机械行业前景依然不错,看好其未来10年的发展”。提到行业前景时,洪晓明还称,自己从工作15年的海尔跳槽到中联重科,就是因为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洪晓明在2010年加入中联重科前曾任青岛海尔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财务总监。
与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相比,中联重科今年前三季业绩实现了增长,但增幅明显小于上年同期业绩增幅。中联重科今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实现了16.75%的增长,达69.6亿元。去年前三季,中联重科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90.69%。
对此,洪晓明表示,公司产品链条长,产品结构均衡,研发实力强是业绩逆势增长的原因,开工也比较好,眼下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但中联重科不存在过剩问题。
关于产能过剩,中联重科的董事长詹纯新2009年就发出过警告。彼时詹纯新表示,即使中国经济增速达到8%左右,工程机械的产能过剩仍然严重。
上个月,世界银行在其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中将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7.7%。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为7.7%。花旗集团目前已将2013年中国GDP的增长幅度由此前的7.6%上调至7.8%,但这一数据仍低于8%。
对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的最新注解来自同样从事工程机械制造业务的山河智能。据媒体报道,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同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的山河智能,子公司天津山河装备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仅两年就已面临行业寒冬,目前包括副总、营销总监等都出现了离职和待岗情况,公司决策存在战略定位偏差情况。
在互动现场,一来自湖南本地的投资者也称,听说湖南一国资背景的工程机械公司也存在裁员、员工待岗情况。在湖南长沙,三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均是民营企业,而中联重科的控股股东是湖南省国资委,这表明,在前述投资者眼中,中联重科很可能就是那个裁员的工程机械公司。
“公司根本不存在裁员情况,员工轮岗休假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周,而轮岗也是这个行业的特性。” 听完上述投资者的质疑后,洪晓明比较激动,并追问投资者从何处听说中联重科裁员了。
洪晓明还说:“公司业绩一直在增长,由于成本控制得当,部分产品的毛利率甚至还有所上升,开工一直比较充足,不可能出现裁员情况,就是有裁员也不是公司的原因,而很可能是员工个人的原因”。
高居不下的应收账款也是来访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三季度末,中联重科的应收账款为1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14%,较上年末增长68.8%。竞争对手三一重工三季度末的应收账款同比增幅为39.05%,较上年末增长83.12%。
此前媒体曾报道,在经济不景气、工程机械行业困于低谷的同时,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却采取了激进的会计策略,具体表现是把付款期限拉长,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降低租赁销售的首付款比例,这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坏账风险。
对此,洪晓明表示,工程机械领域普遍采取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是因为产品贵,全额付款要占用客户大量的现金流,公司会根据客户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对于信誉差的会增加首付款比例,并缩短付款期限,公司2007年到现在核销的坏账也不过7000多万元。
洪晓明还补充说:“公司生产的每个工程机械产品都有GPS定位设备,也就说一旦发生违约情况,公司可以找到设备,将其拉回来重新销售,目前工程机械的二手市场也很活跃,这个特点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发生的坏账可能小,即使发生,产生的坏账也较少”。
不过,券商对中联重科进取的销售策略(指降低首付比例,延长付款年限)则投了反对票。
花旗环球近期研报指出,由于去年末季销售额基数高,加上年初至今进取的销售策略,预计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销售将由今年末季开始放缓,基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及机械需求放慢,给予公司“沽售”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