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交通”版本的不断升级,吴江区交巡警大队对智能交通技术的开发运用,便民信息的持续推广,不仅交通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出行更加安全通畅,而且还提升了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解放了大量警力,提高了交巡警的应急处置能力,以“智能交通”领航吴江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能信号通畅出行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出行,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吴江全区范围内共建设灯控路口256个,设置了69台智能信号机,吴江区交巡警大队通过全年千余次的信号配时调整,综合运用智能信号机,打造了具有吴江特色的路口个性化、多时段信息号配时技术,通过对点、线、区域的协调控制,最大限度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交巡警部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流量的通行情况,建立了区域联网多相位、多时段控制方式和协调系统,对一些路口不同时段设有不同的通行方案,其中227省道-流虹路口分时段设置了9套通行方案。另外,交巡警部门还在周边地区率先实行“绿波带”、“迟启早闭”等技术手段,在流量大的时候自动增加绿灯时间,结合平时路面执勤调整左转、直行时间,同时增加绿闪、黄闪时间,吴江还首创在中山南路和笠泽路口设立了直行等待区,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据了解,吴江交巡警部门还将在相关路段设置交通流量自动感觉系统,通过整体协调、远程控制保持出行通畅,以“智能交通”来建设智慧城市。
吴江区交巡警大队还与相关厂商合作,研发了交通科技设施可视化故障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外场交通设施状态,并在第一时间将设备故障信息传递至交通指挥中心,提高了各类交通科技设施的运用和维护效率。
王宇告诉记者,吴江的智能交通始终保持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地位,现代交通科技手段的深化运用,还有效解放了警力,让民警能有更多精力加强路面巡逻保证畅通,高峰时段专注于指挥交通,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
电子警察版本升级
传统意义上的“电子警察”,是对固定车道进行拍摄,主要抓拍闯红灯等,而现在的“电子警察”有了很多升级版本,像高清视频云台设备,在重要路口可以进行24小时、360度的不间断拍摄,拍摄资料可以保存30天,高清录像画面可以达到200万像素以上,不仅可以抓拍闯红灯,还可以拍摄违章调头、随意变道、碾压标志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像智能卡口型电子警察,不仅监测过车记录、流量,还增加了测速等许多功能。
王宇告诉记者,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共有传统“电子警察”121台、高清视频云台81处,并将58台传统“电子警察”、81套高清视频信号接入交通指挥中心。根据“1+X”视频监控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目前交巡警部门正在对165台信号机、55台传统“电子警察”进行改造,同时新增55套智能卡口、100个传统“电子警察”和30块诱导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主要路口、路段的信息化网络。
据王宇介绍,今年以来,吴江的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交巡警部门还通过智能卡口、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警务通比对系统,共破获12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为56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同时,协助侦破各类刑事与治安案件34起,抓获网逃人员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