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实现新突破
  • 作者: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 点击数:817     发布时间:2012-12-17 05:28:43
  • 分享到:
关键词:

自主研制的“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进入小批量试生产,这标志着我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实现了新突破,并开始产业化应用。

连日来,研发人员正对刚下线的“非氟离子交换膜”进行测试,该材料将大大提高液流储能电池的使用性能,这一研究成果已通过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材料学会等国际顶级研究机构认证。

大连化物所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李先峰:“和目前国际上我们用的比较好的最多的商业膜相比,我们的性能参数都高出3到4个百分点,工作的电流密度也是提高了将近一倍左右。”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主要应用于风电、太阳能发电领域,其核心部件——交换膜此前全部依赖进口,存在成本高、传导性能低等问题。大连化物所研制的新材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将被运往国家电力集团龙源风电厂,应用到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1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示范工程之中。

大连化物所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张华民:“我们整个电池系统的能源效率在70%左右,/价格我们还可以下降50%。”

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在大连化物所启动一年来,已在液流储能电池相关领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近百项、国际专利两项,涉及关键材料、电池模块、密封技术等领域,标志着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液流储能电池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