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中)
  • 作者:成思危
  • 点击数:607     发布时间:2008-11-23 11:03:31
  • 分享到:
关键词:

    美国经济下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迅速下滑,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0.9%%,二季度为2.8%%。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次贷危机和石油涨价。

  所谓“次级贷款”就是美国贷款机构放松条件,将贷款贷给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主要是信用程度较差或收入较低的人。贷款条件也比较宽松,甚至可以不用先付头款,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1年之后,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因此贷款机构对房地产市场的预计过于乐观,借款人如违约时,银行将房屋收回拍卖也不会吃亏;而且美国国会和政府也允许并鼓励发放这类贷款。借款人也寄希望于自己的房屋升值,不但不愁还贷,还可以用住房向银行抵押借债。

  但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再加上短期利率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随之上升,很多条件较差的借款人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现象。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违约率上升(2008年6月底为18%%),使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银行为了取得流动性并转移风险,通常将应收贷款本息打包形成资产池,卖给投资银行等机构,将其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债券(MBS),这是需进行信用增级并向保险公司投保。投资银行又进一步将MBS再证券化,以MBS为质押资产发行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鄄alizedDebtObligation,简称CDO),即将MBS重新组合包装,在市场发行平均收益较低的证券,以获取利差。CDO投资者的收入均来自资产池的现金流量和为弥补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而进行的信用增级。信用增级经常采取超额担保的形式,由最高信用等级的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政府机构、金融保险公司提供。

  此外,投资银行还可以将一组贷款债权汇总包装,与第三方(通常是保险公司)订立信用违约互换合约(CreditDefaultSwap,简称CDS)。这类似于为贷款债权买保险,投资银行定期支付权利金,当发生违约事件时,可按照契约获得全额或一部分的赔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融供应链———商业银行把贷款提供给贷款人,投资银行把流动性提供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把保险提供给投资银行。在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期,MBS、CDO、CDS等债券及其衍生产品利润丰厚且风险不大,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不少金融机构也大量持有这类产品。

  “次贷危机”发生后,风险沿着这个链条传播并扩大,再加上一些评级机构“火上加油”,迅速降低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评级,有些对冲基金也乘机做空,使得许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现大幅亏损,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此外,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受到了重创。受投资者恐慌心理影响,美国债券市场大幅度萎缩,2008年一季度与200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8.27%%,其中CDO减少了93.73%%,资产支持证券减少了82.58%%;美国股市也大幅度下挫,今年以来跌幅已高达45%%。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已经导致美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和“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各主要经济体目前经济基本面总体较好,而且美欧中央银行在对经济实施调控方面拥有足以使用的手段。为了阻止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维持政府的公信力,美国政府出台了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欧元15国于巴黎峰会后,决定连手救市,估计金额高达1.3万亿欧元,估计会逐渐取得实效。然而从近期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更多体现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上,有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笔者估计全球金融市场可能需要经过2—3年的调整时期,才能基本恢复过来。

  美国经济下滑的第二个原因是石油价格飙升。近两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高时超过140美元。但是对上涨的原因则是众口纷纭,莫衷一是。美国的说法是供求不平衡,供应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造成石油价格上涨;而产油国的看法是认为是金融投机、炒作石油期货造成的。2008年初在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位非洲产油国的证券交易所所长出席,是一位女士。大家问她,石油价格这么高你有没有负罪感?她说没有,石油价格升高使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长,我很高兴。大家又问她,你认为合理的石油价格是多少,她回答说60美元。笔者认为她说的是实话,因为根据粗略的测算,石油开采成本约为30美元,加上环境补偿等等费用,60美元的售价是比较合理的。过去售价低到20美元一桶当然不正常,但100多美元一桶也肯定不正常。

  笔者在2008年初在达沃斯演讲时指出,石油价格不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原因有两点:一是价格上涨以后,需求肯定要降低,现在全世界的耗油量大概是每天8750万桶,约合1250万吨,油价上涨后,这个需求量肯定会下降。第二是油价上涨会刺激代用品的发展,例如上世纪60年代南非因为搞种族隔离,所有国家都对它禁运石油,它就自己开发了一种名为SASOL的煤制油技术,一共建了三套装置。现在石油那么贵,煤制油、生物燃料和其他一些可再生能源都会发展。这些代用品发展起来以后,不可能因为石油价格下降就停产,例如南非那三套煤制油装置现在还在生产。从长远看,石油价格高涨不仅不利于消费国,对生产国也是不利的。因此笔者指出,石油价格会降低至100美元以下,曾几何时,2008年10月16日,国际油价已跌至70美元以下。

  由此可以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大约在1%%—1.5%%左右,比2007年(3.2%%)明显下滑,但还不至于衰退(经济负增长)。笔者估计2009—2010年美国经济仍是低速增长,2011年可能会上升。

  至于2008年中国是否会受到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国际经济学家看法不一。2008年初笔者在达沃斯参加过一场讨论会,题目是:“如果美国经济打喷嚏,全世界经济会不会感冒?”记得当时坐我右边的是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美国国际经济研究院弗瑞德?伯格斯腾(FredBergsten)。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可以称为“脱钩理论”,即认为中国和亚洲的增长势头现在非常强劲,足以不受影响地度过美国的衰退期,因此美国经济的下滑对中国经济没有多大影响。笔者回应说:“弗瑞德,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肯定会有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减少,对美贸易顺差会减少,贸易摩擦会增多。因此中国经济会受到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会由去年的11.9%%下降到10%%左右,对美贸易顺差会减少20%%左右。”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