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金融风暴来得突然而又猛烈。金融风暴→经济萧条→业绩下挫→裁员过冬,冬天真的来了。如今,创造了无数奇迹与辉煌的光伏产业也被拉下水,多晶硅价格急聚暴跌引发众多涉足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半导体厂商对未来担忧如何投资光伏市场不再热情似火。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部分半导体厂商,光伏企业现在对巨额投资以及加速生产的心情如同对待鸡肋。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急速萎缩,从以前的最高点3400元/公斤,跌到了现在的1500元/公斤以下,下降幅度超过一半,使得光伏产业的“摇钱树”效应大打折扣,据记者了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下游需求减少以及汇率的冲击下,就连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及其他众多中国太阳能公司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许多厂商甚至停产减产。
多晶硅价格急降
由于多晶硅的大量扩产,以及海外市场风险加大,终端太阳能市场的不景气,带来了近期多晶硅价格的暴跌。
据统计,在需求过剩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下,10月份每公斤多晶硅的售价还在400美元左右,11月报价就降至每公斤250-300美元,降幅达30%。
宏源证券分析师王静表示,西班牙首波优惠补助案在9月底结束后,多晶硅现货价在10月份即跌了8%左右,11月份又大幅下跌。进入11月份,现货太阳能电池价格已从每瓦3.6-3.8美元降至目前的3.2-3.4美元,平均跌幅5%-10%。
繁荣背后的危机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摇钱树效应,一时间撼动多少英雄豪杰!投资多晶硅、光伏产业迅速成为一股热潮,各方利益都希望从太阳能光伏上面淘出一座金山。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在施正荣董事长的带领下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4亿美元之后,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中国太阳能概念迅速升温,其后两年内阿特斯、赛维LDK、天威英利等10余家企业也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而中国的各类中小型光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对此,一手缔造尚德神话的施正荣忧心忡忡,并警告说:“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很弱小,产业内部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更高的姿态迎接来自传统能源的挑战,而不应一哄而上。”
然而,站在巨大的利润诱惑面前,谁又会退缩,更多的半导厂商转战光伏市场,千军万马一涌而上,各地方政府、企业加紧施工为光伏产业园护航。
对于掘金光伏产业的后来者,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寻找客户,德国市场已基本被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国内龙头企业抢占。因此,国外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在国内引发巨大波澜。这是任何一个光伏企业领导人所不可小聚的事实。而光伏产业投资非常大,经济危机、融资渠道的断裂,使得80%的企业资金短缺,进入第四季度,由于欧洲各国进入了光伏产品的安装淡季,销售情况也有所放缓,产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导致了众多的太阳能公司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据统计,目前投资光伏领域的资金已达1100亿元,1100多亿元的资金在光伏产业领域内四处游走,北到辽宁、甘肃,南至广州、福建、四川,光伏产业的足迹在人们逐利的热情中渐行渐远,光伏产业走下神坛。
市场风险、资金紧缺、技术落后,这种种原因,使得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家像“First Solar”这样的太阳能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具有他人难以模仿的工艺,即使全球股价大跌,他们的股价还能坚挺。
这种象征性的“First Solar”太阳能企业,成为了我们众多光伏产业的向导。让我们狠狠地记住了这一记重拳。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
然而之前企业的纷纷投资,犹如一团烈火,让他们迷失了自己,眼里只能看到光伏产业身后的真金白银,确忽略了当年施先生由衷的警告。
10月27日,在“2008中国(无锡)光伏技术创新论坛”上,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再次发出警告: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光伏的“冬天”很快就会到来!火焰不在存在,挡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座冰山。
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正穿过欧洲大陆席卷中国的太阳能企业,如何跨越这座冰山,对国内大部分产品出口欧洲的光伏企业来说,这将决定其生存还是死亡。
“(最近的影响)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长期来看是有利的。”有投行人士指出,光伏行业整合大幕已经拉开,小企业因资金问题顶不住会被整合,特别是没有现金的企业将面临倒闭。
天下同一个太阳,你我共同责任,希望09年我们抱团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