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一鸣
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600028,股吧)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一个星期前,中国石化率先在国内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成为中国第一个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的企业。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承诺: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称之为一个大胆的举措。他说这份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一个重要的开端,像中国石化这样的能源公司全面迈上了节能减排的道路。
中国石化方面表示,白皮书的发布不单是介绍本企业的环保理念、政策和成绩,更重要是要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把这些理念和认识切实转化为行动。
发布首份环保白皮书
11月29日,中国石化在北京以白皮书的形式慎重表示,欢迎政府、媒体、公众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目前,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代表政府或者组织表明立场,讲明事实。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石化已经将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节能环保上。“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在环保上的投入高达256亿元,超过中国石化2011年的净利润的1/3。
中国石化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年到2011年,中国石化累计节约标煤1580万吨,相当于植树35190万棵;减排二氧化碳3887万吨,相当于11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累计节省水2.27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16个西湖。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预计投入316.9亿元用于污染防治、减排工程等工作,新建项目环保投资及运行管理费并未在其中。
乔治·科尔说,人类共同面临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而企业正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主体,它可以促进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全球的推广实践。
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石化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2-3家绿色低碳示范企业,3家炼油生产企业的主要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套乙烯生产企业的主要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作为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之一,中国石化已经将低碳转型列入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供了转型的契机。
2004年11月,中国石化向联合国递交了申请,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决策。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授权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石化牵头成立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并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被推举为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席团首任轮值主席,中国石化为中国网络首任轮值主席单位。中国石化的首份《环保白皮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的。
2011年4月,傅成玉入职中石化后,中国石化的经营思路逐渐生变。当年的8月,中国石化将绿色低碳确定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另一个新增加的战略是差异化战略。而今绿色低碳也被傅成玉归入塑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依据傅成玉确定的发展思路,中国石化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使生产过程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低、对环境的伤害越来越小,并为社会提供绿色低碳、清洁环保、安全无污染的产品,努力成为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高度负责任和高度受尊敬的企业,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共建美丽中国
中国已将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并将“美丽中国”写入十八大报告中,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石化正在力求成为中国企业界中可持续发展的领跑者。
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石化在炼油板块累计投入了近2000亿元,用1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20年的油品升级路。在北京、上海、广东,使用更环保的汽油后,汽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大减少,30辆汽车的排放量等于10年前同等排量1辆汽车的排放量。
傅成玉说,中国石化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未来,中国石化将在企业的生产上加大节能环保的力度。作为国内的最大成品油供应商,中国石化在2012年向北京全面供应符合欧五排放标准的京标五油品。下一步,中国石化计划于2015年起供应符合国IV标准的车用汽油。
而在更低碳的绿色能源发展上,中国石化已经计划在2020年,将包括天然气、乙醇汽油、生物柴油、地热供暖在内的低碳能源形成规模化的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有益补充。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指出,十八大勾画出生态文明的蓝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工业企业要争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希望中国石化坚守承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为工业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携手各方共建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