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2024
2024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
2023年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亚太区首家电动汽车充电桩CB实验室成立
  • 点击数:459     发布时间:2012-12-21 15:17:11
  • 分享到:
德国莱茵TUV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连接器CB实验室开业典礼在上海莱茵大厦隆重举行。该实验室在2012年6月及8月初分别成功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CBTL和中国认监委的CNAS资格认证,德国莱茵TUV也由此成
关键词:
 
        德国莱茵TUV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连接器CB实验室开业典礼在上海莱茵大厦隆重举行。该实验室在2012年6月及8月初分别成功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 CBTL 和中国认监委的 CNAS 资格认证,德国莱茵 TUV 也由此成为亚太区唯一一家有能力为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测试认证服务的专业第三方机构。闸北区副区长林龙斌出席开业典礼,众多业内媒体及与会嘉宾一同见证了德国莱茵 TUV 集团在该领域的突破与成长。

 

        由于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电动汽车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来自麦肯锡的分析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而电动汽车除了低碳环保之外,还表现出摆脱能源依赖以及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进行常规充电的优势。同时,有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发电充入电池驱动汽车要比直接精炼成汽油驱动汽车效率更高。此外,电能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新兴的洁净发电模式如光伏、风能、核能以及潮汐等都能够被直接应用,而且采用洁净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也将降到最低。

 

        无疑,发展电动汽车成为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国际发展趋势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面对金融危机、油价攀升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自2008年以来,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实施了新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日本以产业竞争力为第一目标,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均走在世界前列;美国以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强调插电式电动汽车发展;欧盟以 CO2 排放法规为主驱动力,重视发展纯电驱动汽车,仅德国国家电动汽车平台计划就投入近50亿欧元。


        业内人士对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做出预测:5年内,插电式混合电 (PHEV) 和纯电动车 (BEV) 总销量将达到32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将达到106%;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的最大市场,到2015年,PHEV 和 BEV 在中国销量将达到88.8万辆,占全球销量的27%;美国将成为电动汽车的第二大销售市场,至2015年,销量将达到84.1万辆,占全球销量的26%。


        受益于电动汽车作为朝阳产业在全球市场的蓬勃发展,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充电系统产品行业也迎来良好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机遇。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的充电点将达约470万个,全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年销售额将达180亿美元。从目前来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竞争正日趋加剧,通用电气、西门子、ABB、耐德、博世等跨国公司已纷纷加大开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品。


        同样,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与科技跨越的历史使命,发展电动汽车也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科技战略需求与战略重点。根据我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2020年计划达到500万辆。到2015年左右,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


        目前,德国莱茵 TUV 大中华区在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已经拥有众多合作伙伴,譬如国外的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菲尼克斯等等,台湾的台达、国内的南瑞(国网电科院)和比亚迪等等,这些无一不是行业中的翘楚。我们已经可以根据欧、美、日、中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及法规提供全球客户测试和认证服务,包括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电缆、连接器等零部件及整车提供检验服务。“目前,中国出口北美、南美的电动汽车日益增多,德国莱茵 TUV 公司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中国企业满足各国的要求,包括欧洲的 CE 和 TUV、北美的 cTUVus 认证。德国莱茵 TUV 公司的这一服务已极大地推动和帮助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一定会成为国际上的领军先锋,”德国莱茵 TUV 大中华区商用与工业产品服务总监陈伟康对最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测试和认证服务表示充分的信心。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