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
长沙山河科技公司生产的轻型飞机
本报记者 郭涛报道
10月29日,为期3天的2012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在长沙高新区麓谷会展中心落下帷幕。统计数字显示,3天时间,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近1800家企业、上市公司、科技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代表约50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次,签约项目230个,签约金额达148亿元。是什么力量形成了如此大的向心力?
“自2007年以来,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签约项目1327个,签约金额达1139.49亿元,先后获得‘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中国最具影响力展览会50强’等殊荣,已成为继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之后国内第三大科技类会展品牌。”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的话语中难掩喜悦之情。
几年来,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已经成为长沙高新区展示创新成果、延续创新活力的宽广舞台。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长沙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又会成就怎样的精彩画卷?
再接再厉 科交会成麓谷“名片”
与往届相比,2012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主题鲜明,时代特征凸显,科技含量提升,内容更加务实,平台效应全面显现。
紧扣时代主题,促进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文化融合是2012科交会的一大特色。在2011年科交会上,时任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宣布长沙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长沙银行、浦发银行签约成立了科技支行。一年来,长沙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技支行给予单户最高2000万元授信审批权和不低于风险补偿基金规模5-8倍的融资授信额度;2011年长沙高新区成立了注册资金1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公司;2012年湖南麓谷高新天使基金正式成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化两型”战略,重点扶持初创型创新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和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背景下,2012年长沙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科技基础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获批国家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秉承科交会一贯的特色,2012科交会展出各类科技成果、技术需求、融资需求及实物近万件。在众多自主创新成果中,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成果较往届明显增多。例如,在精心策划的特装展示上,神舟飞船返回舱在长沙揭开了神秘面纱;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模仿京剧《三岔口》武打片段与中科院的代步机器人同台对决;山河科技、长沙博航、中科院的无人驾驶飞机惊艳亮相,上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好戏”。
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平台,是科交会的主要目的之一。2012科交会共收集科技成果10806项、技术需求427项、投融资需求244项,全部制作成光碟对外发布。大会期间,组织了近18场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投资推介会和经验交流会,现场解决和协议解决了90多项技术难题。经过前期洽谈、对接,共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230个,签约金额达147.992亿元。另据初步统计,还有60多个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有望在会后达成协议。此次科交会也让更多的单位结识了合作伙伴,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湖南亮之星米业有限公司、湖南金龙电缆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企业院士工作站,借助其技术、人才优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海峡两岸科技交流进一步深入,2012科交会签订合作项目资金7500万元;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搭建起长沙产业与市外创新资源之间的桥梁,在联盟今年年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联盟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并签订合作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是历届科交会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本届科交会重点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项目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电动汽车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技术产品成为主体。新材料产业作为长沙下一个千亿级产业,此次科交会共签订合作项目22项,签约金额达28.94亿元;作为长沙发展最迅速的电子信息产业签订合作项目40项,签约金额达19.78亿元。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本届科交会的一大亮点。拓维信息、快乐购、天闻数媒等近100家国内外知名文化科技企业参加展出,湖南创意设计艺术节系列活动——大型多媒体科技梦幻晚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魅力。科技与金融结合成效显著,10多家上市企业和近百家拟上市公司、1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展出了众多金融创新产品,国内外1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者代表参加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对接活动,湖南长信畅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受到投资者青睐,总签约金额超过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