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京广高铁最后一段——北京至郑州段高铁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全线贯通。此举对于扩大我国高速铁路网,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提速省时选择多
据介绍,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贯通后,京广沿线各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例如,北京至广州间最快高铁运行时间可在8小时以内,较目前既有京广铁路最快普速客车压缩12小时30分左右;北京至长沙最快5小时40分,压缩7小时20分左右;北京至武汉最快4小时29分,压缩5小时10分左右;北京至郑州最快2小时30分,压缩3小时左右;北京至石家庄最快1小时7分,压缩1小时左右。
速度快了,时间省了,列车班次多了。据悉,京广高铁将实行公交化运营,贯通后,会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55对,其中本线列车97对、跨线列车58对。
铁道部科技司司长周黎介绍,根据旅客出行规律,京广高铁还把列车运行图分为了日常、周末和高峰期,以适应不同时期旅客乘车需求。日常为周一至周四,周末为周五至周日,高峰期为春暑运、黄金周、小长假期间等。
针对有乘客“高铁通了,普通车被取消”的担忧,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后,铁路部门将统筹安排京广高铁和既有京广铁路的运输能力,既有京广铁路将保留客车183对,大部分被保留,旅客出行将有更多选择。”
科技人文伴客行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京广高铁还将运用各种手段,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旅客如果乘坐京广高铁,购票可通过互联网、电话、代售点、自动售票机、车站窗口等多种途径实现,进站乘车可通过自助取票后进站,或刷二代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
对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沿线各车站均建立了重点旅客服务流程,在检票、进站、候车、乘车、出站等环节均可提供重点服务。
“京广高铁各车站和各次动车组列车全部实现残疾人无障碍服务,高铁车站设置无障碍售票窗口、轮椅坡道、无障碍电梯等设施,有的设置了轮椅升降平台。动车组列车均设有无障碍厕所、轮椅存放处等无障碍服务设施。”周黎说。
新开通的京广高铁京郑段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京广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旅客提供安全、便捷、完善的出行服务,京郑高铁所新建的13座客站,努力实现“站房设计能力充裕,换乘便捷、环境舒适”,以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此外,新客站在建造技术方面也实现了多项突破,为建设高品质的客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客站建构更是在景观基础上承载了地方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元素,构成了旅客旅途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给春运减减压
齐 慧
2013年春运在即,将于12月26日开通的京广高铁将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春运压力,纾解“春运难”,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众所周知,“春运难”,难在供需矛盾短时间内集中爆发。2012年春运期间,全国客流量达31.58亿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35亿人次。尽管近年来铁路发展迅速,但在短时间内应对如此大的客流量,依然是捉襟见肘。那么,京广高铁的出现是否能缓解“春运难”呢?
从线路位置来看,京广一线是我国春运期间尤为重要的南北通道,沿线的北京、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区均是春运重点地区。数据显示,仅在平时,京广线就已承载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客流量。而春运前夕开通的京广高铁,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京广线的运载能力,分流既有线路的客流压力,极大地缓解“春运难”。
从实际效果来看,已经开通的多条高铁,都在春运中表现不俗。以武广高铁为例,其开通后的首个春运,日均运能就达6.6万人次,有效缓解了京广线武广段运力紧张状况。据广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元旦开始,武广高铁上座率不断上升,始发列车上座率达80.9%。而到了2012年春运,武广高铁日均运送旅客10万人次,旅客发送量占整个武广通道的21%。高铁在春运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专家表示,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后,将在北京至广州形成一条运能强大、高效便捷的旅客运输通道。运营初期,京广高铁每天将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55对,连同183对既有京广线,春运期间的客运运输压力将大大减少。在春运等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期,铁路部门还可以增开列车,提供更多的运力。同时,京广高铁通过与其他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铁相连,将初步形成覆盖我国华北、华中、华南和东部地区的高铁网络,这也在更大范围内缓解了春运的压力。
还有不到1个月,京广高铁就将迎来春运“大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13年的春运,由于有了京广高铁的加盟,铁路部门将更加从容,旅客归途将更为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