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一代中国光伏产业在欧美受阻之际,在深圳举行的第十四届高交会传来捷报,可取代晶硅原材料的第二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自主研发成功高效低成本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工艺及产品。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伏太阳能实验室主任肖旭东团队研制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效率已达到18.7%,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制造成本之所以低于硅晶太阳能模块,是因为吸收太阳光的半导体薄膜由低成本的铜基材料组成。它薄于2微米,仅是硅晶结构的百分之一;以玻璃为基础的薄膜模块无需硅片复杂的生产工艺,也不用串连个别电池,整体模块工艺在一套生产线上实现;生产能耗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能量回报周期。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