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2年上半年,胶南市抢抓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重点围绕大学科研区开发、科技孵化器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产学研合作,苦练“内功外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
本报记者张忠德
本报通讯员张海铎韩丽
搭平台内升外引
2012年上半年,胶南市以大学科研区建设为载体,推进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目前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大学科研区已签约进驻项目23个,正在洽谈项目8个。已建成项目4个,在建项目9个,总占地面积4950亩,总投资达128亿元。
依靠此平台,胶南市还积极“眼光向外看”,采取联姻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举办成果发布会、专家赴企指导、专家讲座、建立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进一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
目前,胶南市有50多家企业与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到3家。青岛港湾学院三期、青岛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研究院和青岛中科能源环保科技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已签约进驻,三个院士工作站落户胶南,中国农业大学与青岛康大外贸集团合作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青岛胶南实验站”也同时落户胶南。
此外,精选科技含量高、产业化能力强的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科技经费支持。目前,胶南市已有14个项目入选青岛市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共获得扶持资金390万元。推进通用水产与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士开展大菱鲆育苗项目的合作,推动中海油等在斋堂岛实施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KW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综合集成供电示范系统”项目。
孵化器增添动力
按照青岛市建设千万平米孵化器的规划,胶南市将在五年内建设“百万平米孵化器”,对于胶南市来说,科技创新型企业还比较少,活力与能力尚有差距,开展孵化器建设为科技创新增添了动力。
按照规划,胶南市初步制定了孵化器总体发展规划和建设推进方案,明确了现代装备制造、储能材料与技术、现代物流和国防科技四个孵化器产业发展方向。
自今年起,由胶南市财政每年从1亿元的蓝色制造业基金中拿出1000万元用于孵化器建设的补助和相关奖励政策兑现。同时,还鼓励省级开发区率先建设孵化器。
到目前,青岛大恒科技园已投资750万元办理了前期手续,现正办理土地证和进行单体设计;临港经济开发区孵化器正在进行规划确址,编制孵化器建设方案;胶南经济开发区孵化器正在编制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改造方案。以上孵化器项目下半年可顺利开工。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012年,纺织机械行业整体出现低迷的情况,而胶南市环球机械公司则保持订单基本饱和,生产线完整运转,这样的局面正是得益于企业多年来在专利成果上取得的成绩。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CMT1801纺机及配套的CMTF001粗细联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织机械方面属于首创,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工50%到80%,通过申请发明专利,仅该产品就可以为企业增收1亿元。
像环球机械这样的企业在胶南并不在少数。2012年1—5月份胶南市共申请各类专利197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授权167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2011年,9家企业17项授权发明专利获得转化奖励资金233.8万元。
今年上半年,胶南市以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层次为目标,积极开展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清零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通过规范专利申请程序,优先支持产业项目申请发明专利,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知识产权战略,胶南市突出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大力培育高水平科技成果,对2011年胶南市科技成果进行了奖励,共奖励科技成果31项。今年以来共申报省科学技术奖4个,青岛市科学技术奖20项。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