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关注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业安全大会
OICT公益讲堂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资讯频道

超高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须知
  • 作者:互联网转载
  • 点击数:590     发布时间:2013-01-20 20:08:37
  • 分享到:
超高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是一门综合技术,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关键词:

超高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是一门综合技术,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这些问题包括:高速机床的动态、热态特性,刀具材料、几何形状与耐用度的关系,高速机床刀具、工夹具及工艺参数,冷却润滑、切属排除和安全操作,CNC高速高精度控制系统等。

近来,航空工业总公司为了解决在航空领域中数控加工的综合技术问题,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成立了“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LANCMT),将超高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列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超高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不但要求机床有极高的主轴速度,而且要求有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进给速度一般大于30m/min,加速度达到1g。在滚珠丝杠驱动方式下其极限值约为60m/min和1g,而使用直线电动机后可达到160m/min以上和2.5g以上,定位精度可高达0.5~0.05µm。采用快速、精密、高速度和耐用的直线电动机,避免了滚珠丝杠(齿轮,齿条)传动中的反向间隙、惯性、摩擦力和刚度不足等缺点,实现了无接触直接驱动,可获得一致公认的高精度、高速度位移运动(在高速位移中的极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并获得极好的稳定性。但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有高性能和高灵敏度的伺服驱动系统。

目前,全数字交流驱动系统已作为产品得到较普遍应用,它为伺服控制的高灵敏度及变结构控制打下了基础。用专用CPU进行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全闭环控制,采用前馈控制,利用伺服跟踪预测进行前向补偿以减少跟踪误差,加快了响应速度,增加了非线性补偿控制功能,补偿了驱动机械静摩擦和粘性阻力产生的误差;利用鲁棒控制理论进行自校正控制,克服了转矩惯性及负载变化引起的误差;在高速运动中为保证高定位精度,而应用磁式高分辨率绝对位置编码器,如每转100万条刻线,分辨率0.01µm等先进技术,为了达到高速加工中的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及高的定位精度等优良性能,目前多采用一种变结构的伺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在系统瞬态变化过程中改变系统结构,而这种变化是由系统当前的状态所决定的。且这种系统具有对系统参数及外扰变化的不敏感性,并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使系统快速、准确地定位或跟踪给定曲线。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x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